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尔喀什湖(6 / 7)

的意思,你们懂吗?”

李贤躬身:“臣等明白,虽是西域,实则是新省,既然是一张白纸,就任由中枢泼墨,新建的地区,和内地一般无二。”

朱祁钰对教派十分防范,所以这次彻底军管,他也是很满意的。

“城池风格,必须和内地高度一致,名字也要改。”

“从内地移过去二百万人。”

“以征兵的方式移民。”

“放开条件,鼓励女子嫁去西域。”

“再让农科院去考察,看看西域适合种植什么?该种植的种植,该保护的保护,再打通多条西域通往内地的道路。”

“于谦、范广、王越等都有大功,按照功劳升迁便是。”

朱祁钰没说晋爵,主要是爵位早都封了,一个功劳封两次爵位,就不公平了。

但于谦封无可封了。

“加赐于谦一枚玉符。”

大明第二枚玉符,又赐给于谦了。

这场战争的大胜利,并没有让朝野上下多高兴,损失太大了,占了一块贫瘠的地盘。

还没占青海呢,要是占了青海,估计朝野上下都得哭,那地方更穷,没中枢养着,都吃不上饭。

转眼到了年关。

这个年,百姓却都不太开心,肉食价格涨得太狠了,主要是战争原因,大批猪牛羊被军中采买走了。

肉蛋奶,已经是百姓饭桌上的常见食材了。

尤其是肉,中等人家,基本三天吃一次,以猪肉和羊肉为主,冬天则是以鸡鸭鹅为主。

这肉,可不是平白来的,是需要粮食喂养出来的。

大明开垦东北,东北能提供半个北方的粮食供应,那么,两湖粮仓的粮食,就能喂养家畜了。

畜生对粮食的消耗,远高于人类用度。

还有一个消耗粮食大户,就是酿酒,交趾的粮食,都卖去了贵州,酿酒用的。

大明百姓多爱喝酒,还很挑剔,非粮食酒不喜欢,比如葡萄酒、果酒等等,都不喜欢,就喜欢粮食酒,白酒、啤酒等。

富裕的江南,更是少种粮食多种桑树、橄榄树等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就导致了大明粮产量比景泰十二年,翻了足足三倍,还是不够吃,还是有人在挨饿。

中枢并没有下令,禁止吃肉喝酒,因为长期吃肉蛋奶,保持高营养,青年的身高明显在长高,营养上去了,明人的身高也就上去了。

西域大战,大明在民间大量购粮、购肉,导致肉荒。

粮食没荒,那是因为有印度粮食撑着。

印度诸国,每年饿死的人都超过二百万以上,卖到大明的奴隶超过五百万。

但印度诸国国力不减,因为人家能生啊。

大明也能生,截止到景泰二十二年年底,人口超过了2.7亿。

中枢的新年圣旨,鼓励民间多多生育,并对生十五个以上的家庭,给予税赋大规模蠲免的政策。

虽然今年肉贵酒贵,百姓这个年过得不舒坦。

但这道圣旨,却迎来天下欢庆,多子多福,孩子多是福气啊。

之所以下这道圣旨。

因为景泰二十三年,是开发新益州第十年,新益州第一次给大明输血。

新荆州和新扬州已经开垦出来了,婆罗洲三省也开垦出来了,就剩下马六甲和吕宋两省,还在开垦之中了。

今年开始,新七省就不再是大明的包袱了,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了,在未来三年内,就能向大明供血。

大明会继续开拓新地,不止大明自己开拓,还要分封诸王出去共同开拓。

以前是一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占领,现在变成矩阵式占领,速度增快,那么就极度缺人。

百年之内,必须把明人填满天下。

非汉人,就没必要存在了。

“陛下,新七省该撤掉军管,改设督抚,再设十年督抚,也就彻底融入大明了。”

李贤建议道:“朝鲜和新益州该撤督抚了。”

“新益州不撤督抚,升刘健为新益州督抚,任期三年,朝鲜撤督抚,恢复常制。”

朱祁钰对项忠寄予厚望:“耿九畴去三亚疗养了,就调项忠入户部,担任户部尚书。”

朝鲜有罗绮、程通等老臣,不会出乱子的。

“新益州若能给大明供血,今年的日子就好过了。”

“西面还得继续打。”

“准噶尔部在北面虎视眈眈,必须打崩他们。”

“喀什还在萨亦德手里,今年必须拿下来,让西域形成闭环。”

对此李贤却持反对态度:“陛下,西域暂时不能动兵了,当以建设为主,萨亦德若是聪明的话,就会放弃喀什。”

“大明也需要些时间恢复元气。”

“老臣觉得,建设一年,明年或者后年,再行出征。”

朱祁钰凝眉:“大明底子厚,再调些奴隶过去即可,建设交给奴隶办。”

“陛下,吃什么啊?都靠内地输血吗?”

李贤又要说去年内地花了多少,路上运输损耗多少云云。

反正就是不能把钱都花在西域,太亏了,这地方一看就不是能赚钱的地方,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