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有没有教会人的人生道理?”
“他们若因为读完了这首诗,而幡然醒悟,变成了亚历山大那样的人物,率兵来攻打大秦,你们恐惧不恐惧?”
可问题是很多诗词,是西夷的呀!
您从印度、帖木儿、奥斯曼、欧罗巴买了多少船的书籍,有多少诗歌、文章、音乐是翻译过来的?
您却限制出境,有您这样干的吗?
那是人家的东西呀!
“朕不管,在大明的就是大明的!”
“印度文字、巴比伦文字、阿拉伯文字、埃及文字,都是大明的!”
“不行吗?”
朱祁钰耍无赖了:“朕会,他们会吗?”
“印度现在连一本像样的书都没有了,他们还要什么传承?给朕算了!”
“阿拉伯都灭国了,他们的文字有个屁用了!朕现在不嫌弃那些东西,已经算给他们面子的了!”
“还有那个波斯,波斯都被帖木儿占据一百多年了,朕都不知道!”
“波斯文化,归大明了,有异议吗?”
“都是朕花钱买的,帖木儿把他们国家的一切书籍都卖给朕了,甚至波斯的很多建筑,只有大明才有。”
朱祁钰坏笑:“他们自己不珍视自己的文化,把文明搞断绝了,跟朕有什么关系?”
波斯和阿拉伯的建筑,大明仿一座,推倒一座。
有的甚至把东西搬来大明,把原建筑直接推倒。
帖木儿和奥斯曼没异议的,只要大明给钱,他们才不管波斯和阿拉伯文明什么样呢,那也不是他们的国家,他们是外族入侵的呀!
就像蒙古,丢了华夏,一点都不心疼,回漠北照样活得不错。
甚至帖木儿以停战为名,把波斯的一切都拿出来送给大明了,只求大明别打了。
“他们想来寻根溯源,只能来找朕。”
朱祁钰猛然凌厉道:“这就是国破的下场,连文明都要断绝!”
“你们也想国破家亡吗?”
“也想华夏五千年文明断绝吗?”
朝臣打了个激灵,全都跪伏在地:“臣等不敢。”
“华夏自黄帝起,便生活在这里,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明,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些炎黄子孙!”
“华夏也曾被胡虏占据,是太祖皇帝,重塑汉人衣冠!”
“这种切身的剧痛,朕懂!”
“朕不希望再重蹈覆辙了!”
“所以,朕不许任何危害大明的可能性发生。”
“文化,决不许出口一丝一毫。”
朱祁钰认真道:“大明要对现有书籍,进行最高程度的垄断,不许任何人带离出境,出去的文人,不许默写!”
“臣等遵旨!”朝臣跪伏在地。
李贤若有所思,皇帝对文化垄断,恐怕是针对西域外诸国的,这是断绝朝臣想汉化外夷的心思。
皇帝是铁了心要灭了人家,把明人移过去,分封出去的。
禁令是必须实行的。
朱祁钰想了很久了,这次忽然提出了做高端茶叶,那就必须要垄断茶树。
茶树的种植园暂时不能西扩了,因为离开了马六甲,大明没法完全控制。
毕竟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要先将现有的茶园品牌打出去,以后再西扩,他们也只能吃低端,高端市场早就被内地垄断了。
一番议论之后,耿九畴继续作报告。
大明新增耕地几百万亩,主要是黑龙江开垦出来了。
黑龙江也只是沿海部分有价值,过了三江平原,价值就越来越低了,倒是库页岛发现了石油。
是库页岛土著说的,他们祖先见过石油。
大明派人去找了,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所以推测可能是有,但开采难度太高,以现在的技术难以开采。
黑龙江人口达到了1400万,主要是怀柔了几十万虎尔哈人,又释放些有功奴隶,再加上不停送女奴过去。
虾夷岛建了大明最大的海鱼罐头厂,因为虾夷岛是世界上海鱼最多的地方之一,自从并入黑龙江版图后,就吸引了不少商人来投资。
尤其倭灵王葬在这里之后,皇家商行也在这里投资,德王也过来投资,虾夷岛的罐头厂就被发展起来。
虾夷岛已经成了黑龙江富庶地区。
吉林人口超过2700万。
这一年中,有200万汉女嫁去了吉林,这个人数还在激增。
主要是移过去的都是家中老二,给爹娘写信,他们爹娘知道他们在吉林过得好,媳妇就好张罗了。
内地日子赶不上东北,男方出的彩礼多,陆续就有汉女嫁到了那边。
突厥人口过万,鞑靼人口9000人。
蒙古都司人口超过了二十万,捕鱼儿海怀柔的土人也超过万人。
这些蛮荒之地,派人管着就够了。
内地和东北交流频繁。
带火了运输业,开通了一艘艘游船,常年往返于内地和东北。
从景泰十二年开始,中枢就极力把沈阳打造成佛教圣地,从印度带回来的东西,多藏在沈阳,沈阳成为世界上寺庙最多的城市。
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