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和勃固打了四十年,早就打干了国库。
边永入臓商谈,分大块地给四川。
并进行改土归流。
而喇嘛的意思是要将黄教作为国教,遭到中枢拒绝,只允许喇嘛教传教,大明没有国教。
无非是多让渡些利益而已,若不识好歹,韩雍会教他做人的。
韩雍已经枕戈待旦,随时杀上雪山。
九月十七,传来好消息,乌斯贜愿意撤都司,改为乌斯贜行省,并将雅鲁藏布江为划分,东面划给四川,西边是乌斯贜。
边永又和朵思都司商谈,以巴颜克拉山为界,南边归四川,北面归朵思。
朵思都司遣使归附,愿意撤都司变为省。
朵思太穷了,中枢是真不想要啊。
最终决定,撤朵思都司,改为青海省,简称雍。
大明版图彻底定型,西到咸海,东到白令海峡,北到北冰洋,南到马六甲。
囊括乌斯贜、青海、西域、甘肃、宁夏、山西、陕西、蒙古、捕鱼儿海、热河、北直隶、河北、辽宁、朝鲜、吉林、黑龙江、突厥、鞑靼、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南直隶、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交趾、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新益州、新荆州、新扬州、新兖州、新徐州、新青州、马六甲、吕宋,汴直隶。
三京四十省。
十月份,郭登率军十万,三万农户,两千工匠,五百医者,乘坐宝船,浩浩荡荡跨海去非洲。
王伟率海军护送。
转眼到了景泰二十五年,七月。
十六岁的太子,终于得偿所愿,迎娶杨氏为太子妃。
四个儿子一起大婚。
老二朱见淞迎娶了耿裕女儿,老三朱见渝迎娶了刘健女儿,老四朱见漭迎娶了王越女儿。
年富得偿所愿,当上了首辅。
韩雍和项忠却要回朝了,韩雍扩充了四川版图,督抚婆罗洲六年的项忠,也功成身退。
剩下的事情交给继任者即可。
婆罗洲三省,已经算是初步清理完毕。
人口也超过了千万。
但对富庶的婆罗洲而言,千万人口远远填充不满。
中枢撤婆罗洲总督,设三个督抚,管理地方。
在吕宋的宋伟,却中了野人毒箭,死在吕宋,皇帝封他碧瑶伯,追封碧瑶侯。
皇帝再次下旨,杀绝吕宋,一个喘气的都不留。
宋伟意外去世,让皇帝十分痛心,亲自写祭词悼念宋伟,并严令天下将领注意安全。
朱永升吕宋督抚。
皇子大婚后,就要出宫去王府单住了。
养心殿里,朱祁钰正看着奏疏,忽然抬头问:“太子。”
“儿臣在。”
养心殿内多了四张桌子,四个皇子,各坐一张桌子,在看司礼监处理好的政务。
“这是项忠的奏疏,你怎么看?”
冯孝代呈,冯孝也五十岁了,衰老了,他侍奉皇帝快三十年了,皇帝恩许他不用多行礼。
项忠还没到京师呢,就为手下人请命封官请愿。
朱见淇十六岁了,六岁出阁学习,从大婚后,才能亲政,和皇帝一起处置政务。
这是朱祁钰给他的权力。
但这个权力,是所有皇子都有的。
等皇子心智成熟,皇帝就要教导他们帝王心术了。
朱见淇微微皱眉:“儿臣以为,这个项忠有私心。”
“怎么讲?”
朱见淇看完,交给老二看,依次传递。
“这都是他手下的封官许愿,心里没有朝廷,只有他们的小团体,中枢若答应他们,婆罗洲岂不是项忠的婆罗洲吗?”
项忠在婆罗洲六年,把婆罗洲清洗完毕,但同样的,也把婆罗洲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御史都说项忠有谋反之意。
监察司更是一天一道奏疏,请中枢调回项忠,打散他的小团体。
而项忠,在回京的路上,却还在为手下人请愿升官。
司礼监董赐是怎么批的?
同意!
“董赐简直是乱批!”
朱见淇十分生气,他认为项忠心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只有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再有才华,也不能重用。
不是不能重用,而是立刻杀死。
“老二,怎么看?”朱祁钰看向朱见淞。
“儿臣以为太子说的是,项忠这篇奏疏,多少带着几分怨气,显然是不愿回京,更愿意在婆罗洲,经营自己的小天地,摆明了有造反之心。”朱见淞这话杀人诛心。
朱见渝也认为这样。
“老四呢?”
三兄弟都看向老四。
朱见漭抓抓头发:“儿臣和三个哥哥看法不一样,项忠敢直言请愿封官,恰恰说明他没有野心。”
朱祁钰哼了一声:“你没觉得,这是对中枢的试探吗?”
“父皇的意思是,项忠这是试探中枢,一旦中枢不同意,他会立刻架船返回婆罗洲?”
朱见淇脸色一变:“那这样的乱臣贼子,更不能留了!”
朱祁钰对这四兄弟都有些失望。
“父皇,您有不同看法?”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