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皇子封国,朕教皇子们用皇权,朱见(5 / 8)

自足了。

同时,中枢会派重臣去封国坐镇,教导国君如何做好王上。

老七也一起就藩,斯里兰卡已经清理完毕了,还给他南印一部分,省着只做一个岛国国主。

今年春节,是朱祁钰家族最全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家在一起吃饭了。

朱祁钰令画师,画了一些全家福,各宫送一份,就藩的皇子也带走一份。

皇帝不要求他们来朝,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做好封地里的皇帝,过好自家日子。

大明和属国联络永远不断,明人可随意穿梭诸国,不设门槛。宗国内的税收一律归封国,大明不收任何。

皇帝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千古难有了。

至于各封国内实行什么制度,他就不操心了,让他们去封国内,根据自己的治政经验,自己推行吧。

只是书籍,要全部带上。

但各宫哭声不断。

年长的几个,除了老四外,第一拨就藩。

其他的陆续就藩。

朱祁钰心里也不太痛快,主要是为他批复奏疏的人少了,这几个大的,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能力什么样不好说,肯定好用。

一口气封走十个,儿子多也不抗封啊。

作为父亲,岂能一点感情都没有?

年后,就定下就藩日子,六月十七,吉,宜出行。

万国运动会,实在没意趣,全是大明赢,皇帝让他们回家好好练,明年也挣个金牌回去。

转眼就到了六月。

五个年长皇子,拜别皇帝,踏上了自己的封国。

太子这几日心情也不好,怎么说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临行前他哭了一场,告诉弟弟们,有困难就写信,大明能帮的,一定不会含糊。

这是太子应该承诺的,作为大哥,有帮助弟弟的义务。

皇帝年龄越来越大了,皇子们能指望的是大哥,而不是父皇了。再说了,四个同岁皇子,都没跟他争太子位,他该偷着笑吧。

皇帝划定,帮助藩国三十年。

派重臣坐镇十年,期间政绩,算在大明政绩内。

五个皇子去就藩,家眷暂时放在大明,主要是封地太危险,孩子太小,带过去担心出问题。

皇帝给他们配备了充足的医生,船队带最多的是书籍。

他们是继藩,不是去当野人。

大明有的,藩国也都有。

朱祁钰看着镜中的自己:“儿子们都出去就藩了,朕真的老了吗?”

整整一天,他没有处置奏疏,枯坐很久,睡了一觉。

当父亲的心里,终究是不舍的。

但大明皇子封国,是从太祖皇帝起就立下的规矩。

同行的还有德王,以及一些封在小岛上的宗室。

老四拜别兄弟们,就去于谦府中拜师,请求于谦收他做衣钵传人,他愿意沉心学习。

于谦本就看好老四,自然是有求必应。

重点是他越来越老了,不知道今天闭上眼睛,明天会不会睁开了,他也想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力。

而在欧罗巴。

陈嘉猷周游列国之后,得知列国恐明情绪严重,皆认为大明野心太大了。

因为大明侵入了他们的货品倾销地,印度。

印度对大明毫无抵抗之力。

又因为大量奴隶卖入大明,导致印度劳动力不足,军队人数短缺,被大明打得稀里哗啦。

但这次大明没屠城,而是大肆抓捕奴隶,修缮道路,并往乌斯贜上运。

一些印度政客跑到了萨法维帝国,游说萨法维帝国参与反明,还有一些漂洋过海来到了欧罗巴,上蹿下跳,散播恐明理论。

随着奥斯曼帝国被打败。

大明货物再次倾销于欧罗巴,海量的金银被大明赚走,这让欧罗巴王室对大明十分不满。

以前就是,大明用瓷器、丝绸、茶叶,赚走了欧罗巴的财富,现在赚得更厉害。

对于欧罗巴本国产品,他们会进行收购,实在收购不来的,就联合大明品牌,对该产业进行精准打击,最终实现市场垄断。

欧罗巴贵族虽然赚钱,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呼吁支持民族产品,支持国货。

但这样的人,往往会遭到报纸上的攻击。

报纸上把明人宣传成上帝第一批造的人,所以是最优秀的,欧罗巴是上帝第二批造的人,和大明一样,都是上帝的产物,其他人则是上帝睡觉后,从泥里蹦出来的人,是不该存在的。

这些报纸把持着欧罗巴的舆论风向,因为这些报纸的东家,都是明商。

鼓吹明人,贬低欧罗巴无处不在。

看看,这建筑是仿制大明的;那个杯子是大明制造的,他们的杯子又美观质量又好,法国造的都是垃圾;我们的房子采购的瓷砖是大明造的……

整个欧洲,散布着明人是人上人的思想。

关键这种思想,无孔不入的深入民间,很多人开始主动自我矮化,认为自己生下来就犯罪了,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是明人。

有很多做生意的明人在欧罗巴做生意,他们标榜自己是绅士,是贵族中的贵族,是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