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四十七年,和景泰宫同时上马的项目,还有陕西的阿旁宫和大明宫,前者是秦始皇珍藏珍宝的地方,后者代表着盛唐之盛。
皇帝打算仿制出来,用来存放文物,建立两宫博物馆,主要是为了赚旅游钱。
这份投资,同样是国企、皇企共同投资,皇帝倒是想吸引民间投资,但民间没人敢投,这是宫殿啊,谁敢投?
阿旁宫预算200万,可以接受,大明宫预算高达3000万,皇帝差点想撤资。
而随着博物馆的发展,书画展也随之发展起来,毕竟游客就是流量,流量来了,什么都能赚钱。
书画展办起来,造就了一批书画名家。
话说回来,像陕西、西域、山西、湖北等这些地方都不缺文物,内地都不缺文物。
但东北是真缺呀。
唯一拿得出手的是,金朝的宁古塔,也就这东西出点名,徽钦二帝的尸体还不敢拿出来展示,其他的东西真没有啊。
但东北有自己的办法。
自己没有,埃及有啊,希腊有啊!
希腊那地方,跟陕西似的,一铲子下去,全是文物。
奥斯曼人根本不懂欣赏,干脆让大明去考古,然后搬回来,放在东北,东北六省,加上长城北五省,一共十一个省,啥也没有。
把希腊的东西挖出来,分一分,旅游资源不就来了嘛。
景泰四十九年,十一省布政使联合上疏,请求皇帝给奥斯曼下旨,允许大明去希腊挖掘文物。
这不是盗墓吗?
当年保护性挖掘秦始皇墓,被民间骂吐血了,有人甚至诅咒大明皇室,也会被后人挖掘坟墓。
直到兵马俑问世,反对声音少多了。
但秦始皇墓真的没法挖,起码以现在的技术无法挖掘,只能那整片控制起来,完全保护,等以后技术发展起来,再行挖掘吧。
这些年,考古人员全在民间保护古墓。
什么叫保护性挖掘呢,就是这个墓漏水了,被盗了,出现不可抗力,不得不挖掘。
几乎挖一座大幕,就要在原址上建一座博物馆。
当然了,这是国企。
地下一切的东西,都属于朝廷的,当然没明说,不然民间得疯,因为地下也埋着人家的老祖宗。
中枢还真允许了。
景泰五十年,大明考古队,高达三万人,浩浩荡荡去希腊和埃及,进行考古。
埃及是大楚领土,总得给大楚也喝口汤,大楚也建一座博物馆吧。
但希腊就不用了,顺便把奥斯曼也搜一搜,看看有啥好东西。
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现在的大明是最大的盛世,他们能近距离欣赏古人的智慧,而不是在书里干巴巴地看着记载。
皇帝也有收集癖。
故宫博物馆200多万件文物,书画类文物中,都盖上了皇帝的印章。
皇帝亲手盖的。
民间的臻品,也都被皇帝盖上了印章。
上一个盖章狂魔是唐太宗,下一个盖章狂魔是乾隆,中间藏着个景泰帝。
不止国内的。
皇帝复刻了自己的玺,送去藩国,让藩王负责盖,国外的顶级珍宝,都要留下景泰帝的痕迹。
天子有十二玺,景泰帝有十三个。
一枚是仿制的,直接放在国外,各国轮流盖。
民间叱责皇帝是盖章狂魔,污染了宝物。
但这种风气,却被民间收藏家效仿,多好呀,盖个章,证明我来过。
皇帝还会把自己的宝玺送出宫去,挨个博物馆盖章。
此事还被中枢百官联名上疏,皇帝没听,但多少收敛了一些,专门挑精品盖章。
惹得朝臣狂翻白眼,民间骂他的声音更多了。
京城里遍地能看见黄包车和卖报纸的。
近几年,又多了卖香烟的。
烟叶产自南美,景泰四十七年,大明大规模往南美移民。
皇帝在南美封了五王,将南美称为唐地。
封皇三十六子朱见滠为唐王,第一个登上南美开拓,随后将皇三十三子、皇三十四子、皇三十五子、皇三十八子,全部封去南美。
朱见滠是皇帝幼子中出类拔萃的,所以封去南美,开拓新地。
南美的产物,也传进了大明。
其中最得民间喜爱的,就是香烟。
从景泰四十八年开始种植,景泰四十九年,各省开了一家卷烟厂,一共52家卷烟厂,其中皇企11家,国企11家,30家民企,其中有15家,有皇、国股份。
景泰五十年打向市场,反响不错。
今年,又有百家企业,得到香烟执照,开始生产香烟。
如今有多少企业,捧着黄金等待得到执照,因为香烟太赚钱了,景泰五十二年,粗略统计民间烟民高达7000万。
云南、贵州、广西、老挝、缅甸,靠种植烟叶,成为景泰五十一年,各省经济排行龙头。
傻子都能看出来,未来香烟市场多么恐怖。
皇帝支持香烟推广,却极力反对毒品,景泰五十年,大明和40个大藩国,110个小藩国,联合签订禁毒协议。
在封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