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拖几年,西班牙未必没有变局,先王打下来的江山,可就要付诸东流了。”
当初朱见深就想改封兴王,却遭到朱佑樘的拒绝。
朱见深本想徐徐图之,结果忽然暴毙。
其实,这场战争中,西班牙存在感也挺高的,一会支持这个,下一刻支持那个的,就是想从中讨根骨头吃。
列国根本没搭理他。
倒是葡萄牙新王登基后,给了西班牙一根骨头,西班牙对葡萄牙摇尾乞怜。
师徒二人,密谈一夜。
第二天,刘大夏随船回京。
他这样的重臣,是要坐宝船回京的,沿途有戍卫军,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
而刘大夏刚走,葡萄牙就传出来,要和西班牙联盟,成立联盟国。
遭到国际上强烈反对。
朱佑樘盘算了国内兵力,战争打了四年,楚国也被吸干了,无力再开一场大规模战争。
只能上疏皇帝,请皇子就藩西班牙。
欧罗巴列国现在搞清楚大明的玩法了,都防着大明再封一个藩国过来。
明人确实能打,但打仗方面,西欧列国不虚的,重点是大明玩赖啊。
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只按他们的世界观打仗,欧罗巴上下接受不了啊。
其实,整个欧罗巴上下,对明人的翻译,是蒙古,他们分不清蒙古和大明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来自东方的征服者。
对于这种翻译错误,大明也将错就错了,蒙古和大明,本就是一体的。
看看魏国、商国建立后,给蒙古大汗立庙,只是在蒙古前面加了华夏两个字。
在欧罗巴有很多蒙古血统,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明人。
朱见深之前解释过,蒙古是大明的附属国,大明才是宗主国云云,但欧罗巴当时听不懂。
这些年,大明的玩法风靡欧罗巴,他们搞明白了,原来大明是蒙古的带头大哥。
匈奴、突厥、蒙古,都是华夏人,都是大明的小弟,他们是一家人。
欧罗巴各国都挺糟心的。
他们都被这些国家欺负过。
所以,在欧罗巴的书里,将匈奴、突厥、蒙古翻译成先行者,是探索西方的先行者。
华夏用了一千五百年时间,摸索了整个世界。
这份占据世界的野心,着实让人恐惧。
恐明论在欧罗巴很有市场。
所以,这次西葡联盟,欧罗巴诸国并没有强烈反对,甚至隐隐在支持,不能再让大明势力进入欧罗巴了。
朱见深和朱佑樘都想分封儿子去西班牙,并不是秘密。
这是把欧罗巴当成他家的后花园。
教宗第一个支持西葡联盟。
教宗和大楚彻底掰了。
教皇亲自写信给大明皇帝,请求大明皇帝换个大楚王。
说实话,大明皇帝是很尊敬教皇的,毕竟大明有很多基教信徒,教宗的法旨可能不太有用,但圣经,是很有用的。
大明内宗教复杂,信什么的都有,反而造成,明人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哪个对我有利我就信哪个。
反正所有神,明人都拜,明人都信。
大楚也是。
随着大楚一起来的,是大明全部宗教,佛、道、黄、伊、印等叫派,都有。
明人是都信,耶稣也信,真主也信,佛也信,神也信。
教宗快气炸了。
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和教宗关系不太好,但没水火不容的时候,时刻上供,做什么事都愿意去教宗那禀报。
这让教宗对朱见深观感不好,但也过得去。
朱佑樘却没那个闲工夫。
他一次罗马都不去,也从不去拜教,圣经是一个字都不看。
最让教宗气炸肺的是。
今年,朱佑樘选择全信,信佛、信道、信主、信真主、信神,他选择全信。
其他教派势力小,但对朱佑樘灌观感都在下降。
但他们是经过大明洗礼的。
大皇帝就这样,全信。
民间也这样,全信。
他们能习惯,教宗习惯不了啊,没见过这等无耻之徒。
所以呀,教宗和朱佑樘谈判,要求罗马独立建国。
遭到了朱佑樘拒绝。
却得到列国一致同意。
罗马必须拥有领海,严令大楚以后不许再拿教宗做挡箭牌。
上次做挡箭牌,很多主教级的大人物被打死了,倒是教宗损失巨大,上千年的经文古宝丢失了很多。
因为罗马被围城了。
朱佑樘坏呀,干脆放弃罗马,扛着教宗所有人就往城外跑,其实是拿着人家当靶子。
列国都没见过这样打仗的,那是我们的神啊!你们这些野蛮人,放下我的神!
过去两年了,教宗的具体损失还没统计出来呢,至于这些损失是乱民做的,还是朱佑樘做的,谁也说不清楚。
朱佑樘不是坏,是坏得冒脓。
这就使得罗马教宗彻底和大楚分道扬镳,建国之后,立刻发动十字军东征,干死大楚。
朱佑樘是左不同意,右又反对。
谈判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