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武术,正值巅峰。
景泰三十五年,皇帝将武术纳入教科书,要求天下学子,学习武术,强身健体。
武术联赛,是年年办。
不是表演,是实战。
再加上大明不停对外开拓,民间尚武之风浓烈,武术,显赫一时,学武的人比比皆是。
小说也有,形成三侠五义这么庞大影响力的书,没有。
三侠五义,一经发布,顿时引爆了人们心中的侠义之心。
武侠小说,开山鼻祖诞生。
从历史,到志怪,再到武侠,大明近两年,制造了民间读书热。
民间本就尚学,这些精彩的小说涌现市场,在民间形成一个又一个风潮,最热的就是读书热。
以前书店里,多是工具书。
小说类别有,古书多,现代书也有,好看的却少。
随着治书局连出王炸,小说堆满了一个又一个书架,给书店带来了庞大的流量,每天来买书、看书的人络绎不绝。
书店开辟出一个读书室,办卡后,每日可以免费阅读。
图书馆,则是免费观看图书。
现在,大街小巷人们讨论的是汉武帝,是包公,是展昭,是孙悟空。
顺便也带动了漫画产业链。
漫画早在景泰八年的时候,就通行全国,但一直没发展起来,随着景泰五十八年的小说热,连带着引爆漫画行业。
原来漫画可以这样画啊。
这样的漫画真好看。
对于绘画国手,画漫画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以前他们都不屑一顾,随着皇帝重视,民间喜爱,发现这东西特别赚钱,那么这些国手就会亲自下场,深入漫画行业。
尤其是志怪小说,对漫画行业发展是无比巨大的。
紧接着的武侠,进一步助推漫画行业。
同样大受裨益的,还有戏剧、舞台剧,甚至体育联赛都过来凑热闹,期待治书局出一本体育小说。
民间出现了图文模式。
一些广告词,也不是干巴巴的,而是用图文生动表达,尤其是可爱风漫画,引爆少女心。
看着商品销量走高,漫画得到进一步推动。
民间资本进入漫画行业,助推漫画发展。
以前皇帝强行推动漫画行业发展,结果反响平平,如今资本看到漫画的好处,纷纷涌入漫画行业,助推漫画发展。
皇帝也真金白银支持了一波。
杨一清三侠五义之后。
又推出一本三侠剑。
掌握着治书局的官员,一看武侠热,我们也能写啊,这东西有啥难写的,基本是一个月一本啊。
顿时,市场上出现大批武侠小说,好坏参半。
民间有很多盗版书商,打着治书局的名号,出版武侠小说。
武侠市场开始被冲烂了。
李东阳决定,把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拿出来。
他也坏,若叫白蛇传反而看的人不多,改名叫白娘子传奇,看看火不火就完了。
毕竟前面有武媚娘传奇,杨玉环传奇,穆桂英传奇,梁红玉传奇,只要写一个女人,你看看火不火就完了。
果然,武侠再多,侠义英雄再好看,也不如儿女情长啊。
一部改编自民间传说的白娘子,顿时成了景泰五十九年年末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几乎和孙悟空平齐了。
每一次爽文火,都会被李东阳一把火浇灭。
武侠刚火,李东阳一个白娘子,直接把武侠给干没了。
民间从业者都在骂李东阳,这就是个行业灾星。
只能期待治书局出王炸,治一治李东阳了。
可是,治书局都在忙碌编纂新书,存货没有了,没法治他。
治书局治不了他。
景泰六十年开年,皇帝出手,济公传。
又是一部志怪型小说。
也取材自民间传说,这部书全文120万字。
刚发布,就得到佛门一片好评,各大寺院,进行一次会谈,对这本书进行扩编,扩编到了300万字。
主要原因,白娘子传奇,把和尚黑得够呛。
各地和尚,都有被百姓殴打的案子,百姓弃信情况已经出现了。
一部济公传,算是给和尚们正名了。
一时之间,这本书成为弘扬佛教的门面。
佛教这样的人物很多,各大高僧都参与写小说,弘扬佛法不丢人,毕竟小说的传唱度,远比经书更广。
可惜,效果远远不如济公。
因为济公的故事,民间百姓耳熟能详,大家都知道的,说一些陌生名字,很难唤醒人的记忆。
所以,济公传火得一骑绝尘。
进一步看出民间喜欢的内容,除恶扬善,关注弱势群体,扶危济困,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本以为志怪类小说市场疲软。
一部济公传,看得出来,不是志怪小说疲软,而是距离百姓太远的志怪小说疲软。
看几部猎奇可以,长时间阅读,会出现审美疲劳。
百姓更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比如白娘子、济公这样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华光大帝,在民间也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