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事。
涉黑!
大理,都是白天大明才能统治,晚上就不是大明的天下了。
这次大肆搜捕,全天下的官员都要查都要抓,这种事是瞒不住的,上面没伞,哪来的黑?
仅仅一个月,就抓了十二万人,两万余人被砍头。
大明没有枪毙,只有砍头。
砍头前还要游街。
以前有断头饭,但在景泰三十七年时,朝廷取消了断头饭,并向家属收取砍头费,想死前吃顿好的,不用想了,吃不上,被砍头家里还得掏钱。
游街,是自古以来的事,至于游多久,游几条街,是地方决定的,视情况而定。
大明并没有废除酷刑,还增加了很多酷刑。
不同犯罪,应用不同的酷刑,十分合理。
比如官员犯了死罪,就是砍头,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也没有士大夫豁免权,一切按照祖制行事。
但是,正常来说,官员是很难犯死罪的,只有以下几种情况:叛国;故意杀人;贪污到一定金额;放火;贩毒贩军火;爆炸;强尖,这七种情况,才是死刑。
这就是豁免权了。
法律对官员已经宽泛到了这个地步,可现在每天还有几百名官员被砍头。
贪污到一定金额,这个金额,定的是比较高的,只是没写出来,朝野上下的官员都知道,累计贪污30万元以上,才是死刑,以现在的物价来说,起码要京师一套一百尺的楼房,才是死刑。
大明也没有不允许对嫌犯用刑这一说,过刑是审讯必然经过的一道关卡。
但是,如何刑讯是有严格要求的,刑讯的标准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能打,但要在范围内打,其实是鼓励地方刑侦人员尽量不要用刑具。
律师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很完善了。
为了维护司法公正,谨防律师沦为权贵的走狗,刑部对律师进行了严格规定,对雇佣律师也进行了严格规定,禁止玩文字游戏,禁止钻法律空子,务必维护司法公正。
嫌犯有权利请律师,但要经过相关部门同意,如果不同意,律师也无权参与案情。
当然了,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冤假错案,但如果律师能随便介入案情,会让法律,沦为权贵的走狗,让法律成为只管老百姓,却管不了权贵的一文废纸。
冤假错案方面可以用其他律法来控制。
太祖皇帝,就极重以法治国,他对大明律进行了极为严苛的规定。
在景泰朝,老皇帝也是极为重视法律的皇帝,他始终认为,法律是保护大明所有人的武器,完善法律,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强大。
但是,很多旧风气,仍然不变。
刑讯逼供,酷刑,游街等等。
从永乐朝的刑不上大夫,也变成了在特殊情况下,刑上大夫,士与庶民同罪。
果然,这次清查行动。
很多律所遭到了牵连,整个南诏省,预计有两万余律师牵涉案件中,预计会有一万多人被处死,多数被流放,只有少数人能够保全性命,但会被吊销律师资格证,处以罚款。
打黑除恶,维护司法公正,不是说说的。
而牵连出来的,可不止律所呀,还有物业、地产、酒店、本地人开的商店等等行业,牵连面超过了百万人。
朱厚煐咂舌,他皇祖父实在太勇猛了。
一个省就敢抓上百万人,大明五十七个省,得抓多少人啊,就不怕造反吗?
还真不怕。
老四不止不怕,还等着人造反呢,他好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被抓之后,整个南诏所有部门瘫痪。
大批大批官员,或从中枢调派,或从地方递补。
基本都从地方递补的。
景泰十几年时,大明忽然扩大庞大的疆域,又改革吏治,皇权下乡,朝野上下非常缺人才。
可到了景泰六十六年,朝野上下真的不缺人啊,甚至举人、进士已经人满为患!
秀才就别说了,秀才已经被大学毕业生取代了。
到景泰六十六年,大明已经有八亿大学生了,若从从政角度来看,大学毕业就是秀才,往上就能一步步考进士了。
大明秀才,可以说遍地都是。
真要是朝廷极端缺人的话,可以从社会上招募。
可是,大明举人也非常多啊!
不能用多来形容,要用泛滥来形容。
太学毕业后,就是举人了,等于博士毕业。
截止到景泰六十六年,大明共有举人270万人,而未从政的举人,高达230万人。
就是说,举人中只有30万人找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极有可能还只是底层公务员,而不是官员。
举人的失业率,是最高的。
说到进士,考取举人后,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但从国子监毕业可考不上进士,这只是一个学习的渠道。
考中进士,才是开启从政道路的开端。
截止到景泰六十六年,大明共有34万进士。
因为进士在扩招啊。
景泰十几年的时候,进士非常值钱,下到地方去,也是八品县丞,就相当于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