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5 / 7)

“滚吧。”朱见漭心里憋着气,老四实在不给他长脸,被那混小子抓住了,还得他出面赎人,真是丢人。

可他身边实在缺个得力的人。

这时,有太监来传旨,老皇帝宣诏他过去。

老皇帝术后恢复得不错,说明手术十分成功,不敢说延寿三两年,起码身体舒服了许多。

他心情愉快,吃饭吃得也多了。

朱见漭进殿,不知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才再次踏入养心殿。

“老四,朕的眼睛不舒服。”

“太医说,朕的眼睛也能做手术,就是往眼球里加入一颗放大镜,让朕能看清楚事物。”

“朕这样半瞎十来年了,都是年轻时日日看奏疏累的。”

“现在有了重获光明的希望,朕想试一试。”

朱祁钰发觉手术的妙用,想用手术给自己的身体进行全新装修,能换什么就换一换,换不了的就刷刷漆。

朱见漭心中悲拗。

我回来是当皇帝的,不是来太子的。

你都说了自己不行了,要死了,还装个屁修啊,快点死吧,我已经快等疯了,两年多了呀!你还活着呢!

“陛下顺心便是,儿臣没意见。”朱见漭觉得自己血压高,他也受不了了。

我都快六十岁了!

再等下去,我能当几年皇帝呀!

那么一瞬间,朱见漭真想冲起来,给老皇帝两拳,直接打死他,他就直接登基,该多好啊。

他现在无限悔意,不该回国,不该当什么太子。

当个东欧皇帝多幸福啊。

“朕就知道,老四会同意的。”

朱祁钰懒得猜他的心思,既然不装了,那就不要装什么慈父怜子了。

别说皇家了,哪个年轻人不讨厌老人?亲爹亲妈亲爷爷亲奶奶岁数大了,都会被嫌弃,哪有一个不嫌弃的。

何况像他这样,就在帝位上待着不动弹,把下面排号的人都逼疯了。

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就是洪武大帝,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没了。

他呢,二十二岁登基,八十九岁了,在位六十七年了,还活着呢!还要手术,还要继续苟着。

真是人憎狗嫌。

可谁敢说呢?

天下人还得捧着老皇帝,让他开心,整个大明都以他开心为最重要的事情。

朱祁钰自己却不觉得自己人憎狗嫌,他觉得自己人见人爱呢。

“你去朝堂上宣布,让太医院结合朕的身体,确定手术时间。”朱祁钰多想再年轻一次啊,能再次视物,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儿臣遵旨。”朱见漭心不在焉。

老皇帝又跟他说两句话,就打发他走了。

“朕觉得自己恢复年轻了。”

坐在轮椅上,由太监推着出去溜达,看着花花草草,心情愈发愉悦。

朱厚煐则从京师启程。

巡视地方,先东北后西北。

他在京师这几天,请人润色了他的游记,然后出版。

河北省治,设在真定。

真定就是石家庄。

石家庄这个名字,主要来自石门市,后来变成了石家庄,一共才一百多年的历史。

而这座城市现在叫真定,在三国时期叫常山,常山赵子龙的常山,之前叫恒山。

因避讳唐朝皇帝李恒,就改名为真定。

一直延续至今。

河北省治放在这里,多多少少有些违和。

因为真定不具备大城市的地理环境,也不是河北省的中心,距离京师还比较远。

当初选择这里为河北省治,多少让人有点懵逼。

其实。

河北省成立之初,首选地是保定。

可保定距离京师太近了,被吸得太厉害了,人口几乎都往京师跑,导致保定应该得天独厚的环境,结果人口破不了千万。

真定就不一样了,真定距离京师比较远,距离山西、河南、陕西都比较近,人口能维持不增不减。

但人口也不多,七百万而已。

不过,景泰六十五年之后,朝廷要大肆开发白洋淀,将作为转移京师人口的主要地区。

北直隶人口太多了,必须转到河北来。

保定就成为重点转移对象,这两年朝廷大规模投资白洋淀,试图将白洋淀建成河北第一区,以后会成为北方前十大城市。

其实,朝臣还想了个坏招,把白洋淀变成京师的一个区,这样就能光明正大地将人口转移去白洋淀了。

却遭到河北布政使的坚决反对,甚至以辞职来威胁。

我们河北都吸得够惨的了,你们这回不止吸,还抢我们的地盘,想都别想。

其实这招真不错。

朱厚煐从京师直接去热河。

热河,被北直隶吸得很惨。

中枢统计过热河人口,热河应该有1.1亿人,其实户籍人口仅有6000万,常住人口4700万。

和热河省的面积,完全背道而驰。

热河非常广袤,作为大明的牧场,这里可不穷,热河的物价,不比京师低,因为这边人有钱。

大明牛奶、肉制品的品牌,基本都来自热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