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
两次分配财富,有着本质区别。
这次财富分配,民间欢呼雀跃,但也仅仅自我激动罢了,什么实际好处都得不到的。
因为,这笔财富,不是直接给到每一个百姓头上的。
不是发钱!
而是成立一个财富运营公司,运营这笔财富,用在民生之上。
可别忘了,人心啊。
这种操控几千万亿的大公司,和国企有什么两样?最后不还是权贵口袋里的钱吗?
而且这钱还多了呢,皇帝太子的钱都在这里面呢。
老皇帝还能活几年?
太子厉害,今年都六十岁了,他能活几年?
这笔财富终究要落入权贵手里的。
就算有老百姓监督,他们就是圣人吗?给点钱,不乖乖把嘴闭上?哦,他们也想变成权贵哟。
所以,用这种方式重新分配,是悖论。
不过老皇帝浇筑通天之路罢了。
对百姓压根就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短暂兴奋一段时间罢了,自我高超。
除非老皇帝一直活着,这钱才能花在刀刃上,不然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所以不用动刀子。
王恕就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钱到不了民间的,就是左手倒右手。
老皇帝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民生吗?
不是的!
他单纯为了飞升成仙啊,为了名声啊!
他要补全舆论这一环。
说白了,他提出分配论,想靠一篇文章,成为圣人,那么就需要有所作为的,不能光说不练,这次强制分配,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短期看,这个答案还算完美。
最多二十年,不,十年!
这个所谓的财富运营公司,就会中饱私囊,贪污腐败到了极致,烂得连国企都不如,最后这些财富,全都不翼而飞了。
就算有一天查到他们头上,又能怎么样?财富都挥霍了,要命一条!
钱没了,又能如何!
九十多岁的朱祁钰什么看不懂啊?
他要的就是一个名声。
神+圣的,助他成为至高神。
这和景泰十年那次分配不一样,那次涉及到皇位,涉及到国祚,必须要彻底。
这次,只是老皇帝伪造的圣人金身罢了。
等他人死灯灭,金身碎了就碎了,自有后人帮他弥补的,不会让这身金身毁掉的。
再不济,就让天下人去学他的理论。
看他牛不牛叉。
圣人这东西,其实是吹出来的。
儒家这一套,为何被统治者如此青睐,因为有利于统治。
为何又被抛弃了呢?
因为不适应时代了,那就重新创造出一套理论来。
归根结底,都是统治思想,还是摆脱不了儒家的核心。
为什么科举考四书五经,你不学会统治,如何当官?
所以,当官的本质,就是作威作福。
会因为皇帝杀几个人,就改变本质吗?你不爱学习,你母亲揍伱一顿就爱学习了?
大明的官员,本身就区别于大学生。
大学生要考秀才,再考举人,才能踏入仕途,进来当一个小兵的。
大明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四书五经还没丢掉?
因为,四书五经是个大染缸,什么都能往里面装。
汉朝的儒家思想,和唐朝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吗?
唐宋,元明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吗?
都不是啊。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统治思想,然后装进儒家思想了,把锅丢给孔子,丢给朱熹。
他俩冤不冤枉?
死人不会说话的。
确实,把他们封为圣人了,可这个圣,恰恰是个屎坑,这些圣人蹲在里面,浑身难受。
如果孔子能说话,估计能把历朝统治者打死,这些思想真出自孔子吗?
都出自解读!
孔子的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别以为,儒家思想在后世就被抛弃了,其实一直在用,换个皮而已。
不管到什么时代,就会发现,儒家思想最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这东西被刻进骨髓,刻进基因了。
最关键的是,这套思想是最能统治百姓的好思想,最有利于统治的东西,傻子才扔掉呢!
换皮,有换皮的原因。
朱祁钰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思想,不,准确地讲换一层皮,新瓶装旧酒。
可是,不就图个名吗?
思想这东西,越玄越好,越万金油越好。
找一些玄词儿,弄一些普世道理,就是思想,跟鸡汤差不多,就是鸡汤写的太明白了。
可能摆脱儒家思想吗?
摆脱不了的。
脱离了儒家思想,华夏人看不懂,最后还得用儒家思想解释一遍,那不还是回来了吗?
所以,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儒家思想却没变。
可是,如果看景泰八年前的儒家思想,再看看景泰六十九年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截然不同。
确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