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打算跟着大元当孙子了,在正德三年的时候,朱厚熜登基称帝了,成为法国大皇帝。
战局规模越来越大。
对其他人一概不跪。
朱厚煐也做好了恢复经济的准备,并且一再在国际上承诺,大明充当调停宗主国,并不会主动参战。
哦,这个全盛时期,说的是原法国,路易家族的领土,不是朱家的,但现在路易家族的法国的法统,在法国。
论打仗水平,他连他父亲朱佑梐都不如,但还是赶鸭子上架,开战。
世界霸主还是世界霸主,因为世界都衰落了。
朱佑梐能带着他们搂钱,所以朱佑梐是好皇帝。
大洋洲也不消停,吴国被灭,大陆上只剩下郕国和周国。
当时大元皇帝朱佑樘病重,没时间管他。
幸好,全世界各国都参战了,并没有一个国家当老银币,等到各国消耗得差不多了,出来捡便宜。
如果藩国败了,大不了再等二十年,再来吃一次便是。
本以为是世界大战,最后变成了瓜分大明的战争。
四大水师被打垮了一支。
越赚越舍不得花。
也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国内危机成这样。
一场战争过去,人口暴跌到了101亿人,一共有19亿人罹难,战争实在太恐怖了。
朱厚煐被迫积极参战。
经济也在短暂小高潮之后,就开始全面滑坡,因为海上全是军舰封锁,大明的商船无法出港,等于说外贸全部被切断。
原来舆论掌握在官员手里。
但要行礼,礼不可废。
朱厚煐又逼着权贵,把银行里的钱取出来,投资实业,逼着所有人投资实业。
再说了,人家是嫡长子。
值得一点要注意,朱厚熜年纪小,小朱厚照16岁呢,当皇帝时间也早,但朱厚照应该不会被溺死了。
最可怕的,失业。
正德四年,土耳其上的辽国和韩国打了起来。
朱厚煐还是听劝了。
朱厚煐也懵逼了。
坑了全球一百多亿人,到了正德朝,反而变成了一个好皇帝了。
可战争却大大超乎他的预料,本以为战争会在两到三年内结束。
别以为朱佑梐管制民间舆论,就能完全管住。
国内种植的粮食,勉强够62亿人食用。
民间奏疏、上疏如雪片般传入中枢,朱佑梐都傻眼了,危机成这般模样了吗?
还真是。
大萧条、金融危机,将近十年的战争,大明的元气真被榨干了。
明孝宗对祖制有完善与创新,革除前数朝诸项弊政,全面推行新政。在他的带领下,弘治君臣较好地处理了各种政治问题,营造了“中兴”的局面。
哦。
朱厚照vs朱厚熜。
趁着全世界战乱的时候,大明迅速回血,积攒的商品出口各国,快速恢复战后秩序。
有朱佑梐比着,朱见漭的名声蹭蹭上窜,现在都知道宪宗皇帝的好了,全靠同行衬托。
别说民间没信心了,朝中也没信心。
跪天地跪皇帝跪祖先跪父母,仅此而已。
以前有金融危机,但大明受到的波及很小的,大明随便一吹,就把危机吹去了世界,由世界百亿人共同承担。
大元皇帝朱佑樘,在正德四年病逝,初登大宝的朱厚照,自封为天命大将军,兵锋直指法国。
只有在民间,才能削弱文官的权力。
到了弘治十八年,危机已经深入骨髓了,你才救市。
这几年,法国想恢复全盛时期领土。
南美洲还好一点,只有荆国灭了。
同年,赵国对商国宣战,东欧也开始战争。
被御史指着鼻子骂,逼着他上朝。
天下人都在指责皇帝,为什么不救市,我们还要在地狱里面多久啊!
现代的人经历过成化朝的灾荒,经历过弘治朝早期的极致辉煌,忽然从辉煌中断崖式暴跌,所有人都疯了。
说来说去,就是救晚了。
从弘治元年开始,大明就积极建设海军,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军费,建设海军。
舆论自由,已经一百年了!
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是朱祁钰给这个民族注射的灵魂。
弘治十三年时,朱佑梐脑抽,居然在想恢复跪礼,让天下人继续跪着。
弘治十八年,朝廷也不是没有救市,也投钱救市了,可是很多行业都是血崩的,忽然就崩了,连救都没机会。
最终以和收场。
正德十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算是告一段落了。
差点被官员喷死。
朝中官员苦劝,因为朱厚煐没有过战争经验,而且大明是四处开战,战场不是就在一处,皇帝御驾亲征,其他战场谁来统筹?
皇帝还是该坐镇中枢,统筹战争即可。
他可不敢把那些地方封给他的儿子们,估计他前脚提出来,明天就暴毙。
天下学者普遍认为,大明衰落就因为他贪心,又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