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三蒸九扣地道川菜(4 / 5)

韧的筋道。

更大的不同是,扣肉往往使用的是梅菜,而这个咸烧白用的是芽菜!

老卢吧唧好几口,方才徐徐说道,“可以。烧白的口感与味道跟后来者居上的川辣相比,的确更加地道,更加传统。”

王志军也沉浸在了美食之中,深叹口气,“外界有人说不辣的川菜一般人吃不起,实际上哪有这回事。咸烧白一点不贵,当然还有相对应的甜烧白。”

一份烧白,几人也不就着米饭吃,就那么嘎嘎往嘴里炫。

别说,真的不齁不腻,尤其是肉片裹着一块儿芽菜吃,风味更佳!

烧白吃过,便是下一道菜。

粉蒸鲫鱼,这道菜几人夹着来吃,只感觉就是比较常见的蒸肉味道。

但因为主食材是鲫鱼,所以在风味上更佳的鲜香,肉质的口感也更加细嫩。

吃起来确实不错,但也没有太过于惊艳的感觉。

见饭桌上气氛略微沉闷,崔玉分笑了,“苏老板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对美食的认知和期待,偶尔出现这么一道寻常菜品,反倒觉得不太对劲。”

张茂林也笑了,笑自己刚才心底升起的那点小失望,“确实。实际上即便是这道粉蒸鲫鱼,放在各大饭店里也绝对是头牌的存在,只是苏老板做的太好,现在反倒对比的它有些一般了。”

却说第三道菜。

王志军先夹起一颗丸子,老头子也开始调皮啦!

“你们先猜猜,这丸子是拿什么做的?”

本来挺正常的一道菜,给王志军这么一说,好像又有点玄妙。

正准备一口吃掉丸子的卢永亮也停下了嘴巴,拿到眼前开始打量。

“这外表一层是糯米,里边隐约能看到有肉,有炒米花,还有些果料儿。”说到这里,卢永亮突然也觉得有趣,“按理说这东西叫芝麻丸子,芝麻呢?”

崔玉分凝视许久,“芝麻没有包裹在丸子表面,难不成芝麻在里边儿?”

张茂林憋着笑不做声,他是知道这道菜如何制作的,现在就想看看这两位大厨能不能猜个差不多。

卢永亮当即否决道,“怎么可能!你想想,这么大点儿的丸子,里边儿包上芝麻?那能好吃吗?”

见过吃一大把瓜子仁的,没见过吃一大把芝麻仁的!

崔玉分觉得也是,但为了面子还是勉强狡辩,“我什么时候说包芝麻仁了,就不能包芝麻面儿?”

“说对了!”王志军激动的开口,“您可太厉害了!这里头包的,真是芝麻面儿!”

崔玉分:???

不是我就随口一说啊...这也行?

“这边儿的东西,可是要先把芝麻在干锅里爆黄压成面儿,再用芝麻面儿跟猪油、红糖在小火上炒成馅儿。”

“咱看到的皮,则是用肥肉泥还有果料和炒米花做成的,里头包上芝麻馅儿,最后再沾上阴米,然后才蒸制!”

说到这里,王志军深深地吸了口气,“苏老板今天这顿饭,是用了心的。”

从茄饼到芝麻丸子,这些菜无论是口感还是风味都是极佳,大概唯一的缺点就是制作工序过于繁杂。

属于那种亲妈都懒得做的菜品。

但是苏老板就在没有帮厨的情况下一个人默默地准备了许久制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是精益求精。

说实话,此刻的王志军,服了!

蒸熟的芝麻丸子无需更多制作,只要在表面洒上一层白糖便能进食,这是一道甜菜。

四人纷纷夹着丸子往嘴里塞。

“啧啧。”老卢吃过一个,吧唧了几下嘴巴,“妙啊,这个菜太妙了!初吃的时候还以为是肉丸子,这口下去里边儿芝麻的香味儿就出来了,能给芝麻跟糯米加上肉香味,好吃。”

这番感慨之下,盘中丸子已经所剩无几,老卢赶紧拿筷子分别扎上一颗放到碗里,这才放心下来。

六道菜品过了。

该认输的已经认输了,该蹭饭的也吃爽了,张茂林不仅吃到了绝顶美食,而且还在苏老板面前狠狠地秀了一波存在感。

剩下最后的这道菜,王志军真是不知道该哭该笑。

“两位,我想问问,苏老板这人平时做菜就很接地气的是吗?”

卢永亮跟崔玉分对视一下,不知道这问题该怎么回答。

要说苏辰接地气的话,他还搞过什么荷花酥一类的东西,可要说他精致吧,时不时的给大家弄个蛋炒饭都馋的不行。

不好说。

王志军夹起来蛋皮蒸肉糕,“这东西是真的接地气,咱就是说基本上每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川人都会对这东西爱不释手。”

“那不挺好的吗?”张茂林说道。

王志军摇摇头,“不是啊...茂林先生,您也算是咱们国内的名嘴了,您应该是知道的,菜品在宴席中也分各种档次的。”

“是啊,是分档次,但是跟这个肉糕有什么关系吗?”

王志军解释道,“跟肉糕没关系。我是比较好奇。您看,咱们今天虽然只有四个人吃饭,但好歹也算是一桌席了吧?”

几人点头,表示赞同。

“但是呢,这桌席它各类菜品基本都有,可问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