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触类旁通
得装修的工人,街坊邻居们真的都以为两个年轻人是“张大勺”的远房侄子呢,反倒彻底没了疑虑。
唯独让张士慧有点失落的是,“张大勺”再有本事,却没法利用点去赚钱。
他有心想请“张大勺”出山掌勺,打算和宁卫民再开办个饭馆的心思,刚说出口就落了空。
因为不但“张大勺”本人对这件事以摇头回应。
说自己炒一辈子菜了,现在就想轻省轻省,伺候伺候自己了。
就连宁卫民也觉得办餐饮太累。
说眼下还不是这一行业高利润的好时机,干这个不划算。
同样劝张士慧打消念头,专心经营好烟酒店。
张士慧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最终只能认头。
但无处施展自己的报复的抑郁,却也终究难免。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张大勺”对宁卫民和张士慧的事业就毫无实质性的帮助。
因为有句话,叫术到极致,几近于道。
而聪明人之所以是聪明人,就在于常人难及的悟性,以及一颗能够举一反三的玲珑心啊。
别看“张大勺”平日里嘴上、心里念叨的都是“吃”的事儿。
但落在宁卫民的耳里,却产生了一种触类旁通的变化。
尤其是老爷子说的本味论与变味论,说的一切诀窍“尽在细处”。
说的“有来就有回,有正就有反”,说的“双管齐下,才能没有短板”。
就像某种神灵的启示,让宁卫民感受到了钱的召唤。
他发现自己的脑子似乎还有没被发掘死角,生意似乎还有逆向思维的可能,有另外一种做法。
为此简直兴奋的要命,认认真真地琢磨起来没完了。
这一点不奇怪。
毕竟吃是为了人服务的,生意也是为了人服务的。
这两个行当都需要研究人的需求,人的心理。
而只要把人琢磨透了,就没有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