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真性情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真性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老百姓的怨言也自然多了起来。

好多人都说,宁可不涨工资了,也不愿意让物价上涨。

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茅台的官价儿已经涨到了从糖业烟酒公司进货二十八元,零售三十五元,也显得廉价了。

虽然茅台厂是连年增产,可架不住名气在外,认这个酒的人越来越多啊。

如今没有特殊渠道的人根本搞不到这玩意,越发在求人办事的领域中凸显出“硬通货”的特点来。

这甚至导致茅台假货泛滥,如今连一个茅台空瓶都有人肯用五块钱回收,可知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更何况宁卫民虽然不知道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什么时候放开的。

但他却是知道1988年会有一次由于价格闯关所引起的全国性恐慌抢购风潮。

甚至因为这件事,都有人创作出了相声《着急》,在几年后还上了春晚。

那么做出这样要提前囤货决定,对他而言,自然是万无一失的明智之举。

囤货的方向,他选择茅台和五粮液也是权衡之后的最优选择。

因为鉴于茅台和五粮液越搁越香,未来兼具奢侈品属性和增值属性的特殊用途。

即便不作为短期投机生意,作为长期投资的买卖来看,这笔买卖也包赚不赔。

当然,同样是对这件事的看法,张士慧肯定没有宁卫民这么全面,这么透彻。

按理说,谁要是这么突然间给他这么个主意,让他一股脑的拿账目上高达八九十万的资金,都投在存酒这件事上,他真未必有这么大的魄力,弄不好还以为出这主意的人是打算坑他。

但问题是,宁卫民可不是其他人啊。

说句不好听的,自从宁卫民为了把京城坛宫总店的位置留给他,而把杜阳给安排到承德避暑山庄去立山头的那天起。

张士慧就对宁卫民死心塌地,要永远唯宁卫民马首是瞻了。

何况除了他们这层可以彼此互信的关系,宁卫民本身的地位和影响力一直都在同步增长。

别的不说,就冲宁卫民打工能打成股东

,让法国老板心甘情愿白送他公司的股份。

就冲宁卫民一个人跨海征东,能在日本赤手空拳打拼下好大的一份基业,还能把日本的“第一美女”娶回家,把邓丽君给拐带到京城来。

他就是张士慧心目中创造奇迹的英雄。

张士慧对他就完全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了,压根不相信他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办不到的。

说是他已经把宁卫民当成了个人偶像都不为过。

真要是宁卫民哪天给他拿出一个烧过的煤球,告诉他这是吃了就能延年益寿灵丹妙药。

张士慧都能相信,美滋滋的给吞了。

迷信嘛,这就是他对宁卫民的强大信心,就到了这种地步了。

更别说张士慧现在身为坛宫饭庄的一把手。

别的不清楚,他可清楚茅台在饭庄的销量如何啊。

别看坛宫茅台的售价高达九十八块一瓶,在京城卖的比哪儿都贵,和长城饭店的价格也不相上下。

可来这儿吃饭的宾客就没有人在乎的。

相反,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是国内的顾客,还有点非茅台不喝的意思了。

这当然也成了他的底气,信心的来源,甚至反而还因为坛宫的暴利有点吃醋了。

毕竟他一向都是以四十元的价格把茅台酒出给坛宫的,如果卖给个人反而能卖个六七十块。

现在宁卫民不让他对个人放货了,只让他保证芸园、坛宫饭庄和马克西姆供应。

难免让他心里有点患得患失的别扭。

不过他也有点小聪明,这个时候他没公然抱怨,而是给宁卫民提了个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能体现忠心的建议。

他说了,原本茅台和五粮液这两种酒就不大好弄,糖业烟酒公司那边每个月顶多也就供应给他们五六十箱的货。

所以要是皮尔卡顿大酒店开业,今后要想弄到足够的茅台满足所有地方的需要,恐怕还得另外找个供应渠道才行。

凭慧民烟酒店现在的渠道真吃不消。

如果要是指望友谊商店那边,用折算外汇券的方法套购呢?

成是成,可成本又肯定得上去了。

那么照他的意思,是不是无论他们供货和还是这些店里的售价都应该涨涨价了?

反正现在他们为了囤货,也不对个人销售了。

尤其现在外面假货还特别多,让买到真货茅台变得更难了。

实际上,好多国营商店,包括过去他经常去薅羊毛买茅台的莫斯科餐厅,现在要买茅台都得碰运气了,未必就一定能花钱买到。

那么对于那些还能够在坛宫的顾客来说,有真正的茅台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挑剔个什么劲儿呢?

不用说,张士慧此时心里琢磨什么,惦记着什么,存着什么样的私心,宁卫民登时秒懂。

不过他想了想,也觉得张士慧说的有些道理。

既然原本就是稀缺的东西,随行就市涨价,卖贵点不是很正常吗?

他们又不是什么国营单位,必须得死守计划经济那一套干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