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攻略安南
“还不错,比之前的好很多,收粮用的也是官斗,就是……”老农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朱棣见状立马激动,以为自己抓住了把柄,追问道:“就是什么?”
“就是他们的口粮需要村里出,但也不算多,每家每户出二十斤。”老农说出了自己在意的事情,可一想到这件事会让张平和王武调走,便立马改了口风,说不算太多。
“二十斤还不多?!”朱棣一听,勃然大怒,转头就对王彦道:“把那两人给俺叫来!”
“奴婢领命!”王彦连忙去办,很快就把张平和王武召到了面前,质问道:
“你们在村里不事劳作,让百姓养你们是不是事实?”
张平与王武闻言面面相觑,心虚道:“是事实,不过这是不成文的规定,毕竟我等手中政务也多。”
“政务?你们小小胥吏能有什么政务?”朱棣瞪着他们,并不认为只管理七十二家百姓能有什么值得繁忙的政务。
见朱棣这么说,张平叫苦道:“这百姓手中粮食需要卖出去,我二人便需要南北奔波,去寻那粮商前来收粮。”
“朝廷不给配车马,我等便只有步行去。”
“即便有驿站,也只是提供住所给我们,吃东西还是要给钱给粮食的,故而向百姓多征口粮也是无可奈何。”
“朝廷给你们的俸禄不够花吗?”朱棣瞪着他,可旁边的徐皇后却打断道:
“俸禄是他们的生活所依存,您让他们自己掏俸禄来帮百姓办事,倒是有些苛责了。”
旁人的话朱棣可以不听,但徐皇后既然开口了,朱棣也就捋了捋大胡子,没有继续就这点攻击他们,而是看向那几名呆愣的老农:
“除了口粮,这二人是否还对你们多征了粮食?”
“没有没有!”老农们纷纷摇头,生怕自己多话让张平和王武遭受灾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来说,张平和王武这种每年只盘剥十几石的人已经是良吏了。
要是把张平和王武赶走,谁又能料到下一批来的胥吏会不会和之前的一样?
“真没有还是假没有?”朱棣追问,并继续保证。
“不用怕,都说出来,俺为你们做主,如果真的有,俺就帮你们惩治这二人。”
“真没有啊大人!”老农们闻言连忙磕头道:“张里长和王粮长已经是这几十年来对俺们最好的里长和粮长了。”
“是啊,没了他们,俺们每家得多交五六十斤粮食啊。”
“大人,刚才是俺们说错话了,您可别调他们走啊。”
几个老农被朱棣的话吓得不轻,纷纷为张平、王武说起了好话。
其实朱棣也清楚张平、王武大概是没什么除口粮之外的案底,他这么做主要就是想让张平和王武不要记恨这几个老农,故而给了老农们求情的机会。
“好吧,既然如此,便看着这三人求情的面上算了。”
“不过向山东百姓索要口粮的事情,俺还得想清楚怎么算账。”
“谢大人隆恩!”张平与王武纷纷叩首,结束后张平则是开口道:
“其实只要驿站能供我等吃食,我等也不至于向百姓索要口粮,我等若是不出门去寻商贾,去镇里汇报工作,也不需要那么多外出的口粮,在村里吃俸禄便足够。”
张平的建议让朱棣颔首,此前驿站的规则中,胥吏的口粮一般不算在内。
如今来看,类似山东这种执行新政的地方倒是可以开放些。
“这事情俺知道了,你们再与俺说说以前胥吏及粮长、里长盘剥你们的手段。”
朱棣对基层胥吏如何盘剥百姓十分关注,见状张平、王武及三个老农也先后说起了那群人的手段。
朱棣听到的,实际上与朱高煦当初打探到的差不多,反正就是一切用来收粮的器具都需要百姓买单,并且还是高价买单。
哪怕一个簸箕用十年,百姓也得每年出一个簸箕的钱。
听到这些手段,就连朱棣这个常年在北平混厮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山东胥吏的盘剥之道。
他以前不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的活动范围基本在大宁、北平三府一带,而这些地方大部分是迁徙戍边的军户,由卫所军官统一管理,所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现在看来,民管还真是不如军管,百姓的负担都快赶上洪武年间的军户了。
“现在的日子怎么样?”
朱棣已经大概猜到了,不过他还是询问着老农们。
“比之前好过了不少,朝廷已经两年没有发徭役了,只有偶尔时候张里长和王粮长会带我们去给村里的路除草,就在家门口也不远。”
“一年能省下五六十斤粮食,加些野菜都能养一头猪了。”
“大人,听说朝廷有新政,以后不发徭役,还会给俺们派工来做,还会给工钱,这是真的吗?”
三个老农关心的不一样,年纪老迈的觉得不派徭役就很幸福了,年纪中间的则是关心多出来的粮食可以拿来养牲畜,年轻些的则是在想务工拿工钱的事情。
这些问题,朱棣在这些日子的奏疏中都看过,不过如今从这三个老农脸上他看出了期盼。
百姓期盼朝廷的新政,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