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解元的归属
心儿就像捶鼓一样,扑腾扑腾得。
等了半响,预料之中的情况并未发生。
正当晴雯将小脑袋伸出被窝,去打探时。
传来了男儿的声音。
贾琮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打趣道:“晴雯,你莫不是发烧了?”
“没.......”
“唔,那把灯灭了,费油。”
他......他竟然二话不说就睡了。
男儿的反应令晴雯又庆幸、又有股失落。
难道他不满意了?
小声问道:“爷,通房不是要.......”
“我知道.......”
黑夜里彼此的视线很模糊,话音刚落。
晴雯便感觉到贾琮朝她抱了过来,少女唇角微抿。
将娇小地身子缩成一团,依偎在他怀里。
感受到贾琮在她发间呼气,热热的、痒痒的。
晴雯稍显别扭的动了动,移了个姿势。
贾琮一手摸到她胸口,习惯地揉腻起来。
“先不急,等你生辰之日,再开脸可好?”
“嗯。”
少女的声音微不可闻,这一夜的心都一上一下的。
.......
.......
贡院内帘。
正主考汪应沅、副主考陈东生、十八房官、几个书吏。
齐坐一堂,阅卷完毕!
开始定秋闱正副两榜了。
内帘大堂,红烛高照。
昏黄的烛光映射在二十多个人脸上。
这二十几个人,都把恭敬的目光看向主座的王应沅。
作为内阁次辅、兼户部侍郎署事。
拥有票拟之权和国家财政权的汪应元。
身材粗大,陕西榆林人,他与陈东生还是老乡。
两人皆穿大红绯袍,头戴乌纱帽,团领束衫。
不过汪应沅的是仙鹤补子。
陈东生的是孔雀补子,腰带也不同。
汪应沅用一品玉带,大楚的大学士贵为一品。
陈东生的是三品金花带,靴子都是皂靴。
“三场卷子都定好了,此次未出差池。
实属大幸,汪阁老你看解元选谁合适?”
批阅一番后,陈东生微笑说道:“河间府来的监生戴凤祥,果然不同凡响。
场场优异,几名房官联袂荐上来。
幽燕不比江南,但也人才济济。
其他可圈可点的,不在少数。”
汪应沅翻翻前几份卷子,沉吟不语。
陈东生这是在激将,久经官场考验的他岂能不明白。
另一贡生贾琮的头场三篇时文。
明显文惊四座,老练沉达。
不在在座的某几位房官之下,大家风范纤毫毕现。
可他迟迟不能决策的,是另有太多缘由。
内阁权重,毋庸置疑!
但辅臣不是丞相,尤其北明率先实施废丞相以来。
专制已大加强,至楚朝三世,一如北明制。
京堂地方公文都称“属翰林院”,也就是说。
明朝终止到楚朝定鼎一百年,内阁。
始终不能成为正式的衙署,至少明面上如此。
皇帝都很忌讳的,也因为票拟权、批红权分开。
内阁、司礼监相互制衡,明、楚。
都没有出现过权臣篡位的现象。
反而助长了太监的气焰。
哪怕心里再鄙视太监也不得不给老内相戴权一个面子。
戴凤祥文章无差错,取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然而,究竟取第几名?
这是个很费脑筋的难题。
豫亲王府长府官雒仁。
也是陕西榆林人和陈东生是同乡、同年。
过从甚密,在地域上。
汪应沅一致被认为是;“陕西三秦的代言人”。
就算他不愿意,他也是。
而这位风头不小的“大楚第一神童”贾琮。
已经是公开的陈东生门生,未来暗中为豫亲王摇旗呐喊。
是可以预见的!
特别是陈东生不仅是他院试座师。
还是他科考、入国子监、乡试诗经题的铺路人。
在这样的抉择之下。
汪应沅双手安之若素地放在大红绯袍覆盖的膝上。
皱眉问道:“本阁部近来听闻一桩逸事,戴公公喜欢风雅。
欲求柳采薇字画,那柳采薇在江南名气不小。
大有秦淮遗风,诸位可听闻此事?”
阁部一词是六部堂官兼任内阁辅臣的称呼。
如黄淮,兵部尚书兼大学士,人称“黄阁部”。
采薇二字。
则是柳采薇的表字,不是名。
“这个.......”
几个房官闻言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且不说此事真实与否,就算是真的。
堂堂内阁辅臣,在神圣公正的贡院内帘。
哪有谈这些风花雪月的?
这不是有辱斯文么?
房官之一的吏科都给事中罗敏发言道。
“汪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