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忽闻暗箭来
今天的早膳,依旧丰富。 奶酪香甜,鸡蛋煮的粥,浓稠可口。 赵煦吃完,在宫女服侍下,擦干净了嘴巴。 “冯景!”赵煦忽地想起了一个事情,问道:“今日是什么日子了?” “启殿下,今日是二月二十四日戊子!”冯景回答着。 “二十四日了啊!”赵煦低声呢喃着:“八天了呢!” 重归少年,已有八天。 距离他被确定立储,只剩下五天,距离父皇驾崩,也只剩下十天了。 赵煦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他望向福宁殿的方向,他知道的,他的父皇的身体在日渐恶化。 如今,每天清醒的时间,恐怕只有不到一个时辰了。 也就是还能保持神志清醒,还能对外界的声音做出反应。 可赵煦却只能在这庆宁宫中枯坐,也只能在这里,等待着命运的那一日降临。 就像他上上辈子那样。 可,和上上辈子不同,现在的赵煦,很清楚他的父皇正在经历着什么? 所以,赵煦在庆宁宫中,其实备受煎熬。 他的内心蠢蠢欲动,但他的理智,让他克制也让他冷静。 赵煦很清楚,自己究竟背负着什么东西? 父皇的厚望、熙宁以来百万沿边将士的血汗牺牲、还有那一个个熟悉的人,都在指望着他,也都将希望系在他身上。 所以,他不能有半点行差踏错。 冯景看着赵煦凝重的神情,只能低下头去。 许是为了消解沉重的气氛,也许是为了在赵煦面前卖个乖。 冯景低声说道:“殿下,臣方在御厨中,听人提起了一個事情,不知道当不当讲……” “说!” “臣听人说,今日早间,有御史递了弹章,弹劾李都知奏报不实,欺君罔上……” 赵煦惊讶的看向冯景:“谁?御史弹劾谁?” “熙河兰会路的李都知啊!”冯景答道:“听说是去年的事情……好像当时大家已经下诏,下御史讨论,但后来不知为何就没了消息,如今又被人提起了……” “是今天吗?”赵煦问道。 “确实是今天早间!”冯景肯定的回答:“御厨里的人,都在说,这肯定又是哪位边帅嫉妒李都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冯景明显表现出了义愤填膺和同仇敌忾的神色。 内臣在外,是很不容易的。 不止受文臣歧视,还要受到武将非议和责难。 元丰四年,五路伐夏,河东出发的王中正就和鄜延路出发的种鄂,互相指责,相互攻仵。 最终,王中正被认定,承担大部分责任。 这个事情,在大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觉得,王中正就算有责任,种鄂难道就没有吗? 而作为内臣旗帜,李宪自熙宁初年,与王韶开边熙河以来,已在熙河路经营十余年,十余年间,屡战屡胜,罕有败绩。 特别是元丰四年之后,熙河路就几乎成为沿边诸路的明星! 五路伐夏,唯熙河路出发的兵马不仅仅获得了空前胜利,更拓土千里,收复兰州、会州,火烧西贼行宫,然后越过天都山,兵锋一度直指兴庆府。 永乐城兵败后,又是李宪,力挽狂澜,五次兰州会战,五次战胜。 去年更是以区区一路兵马,坚守住了西贼酋首秉常倾举国之力而来的入寇,战而胜之,奏报‘杀伤贼众十数万、斩首五万有奇,筑京观兰州城下’。 大宋百年来,拢共才筑了几次京观? 上一次筑京观夸耀武功,还得追溯到国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自然,李宪受到了朝野上下内外的不断攻仵。 一点小问题,都能被无限放大。 可冯景不知道的是,在赵煦心中,此刻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是在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吗?”赵煦在心中呢喃着。 在赵煦上上辈子的记忆里,李宪的被贬,是在他即位之后。 所以,他醒来后一直认为,此事的发作,当是在四月。 但现在,冯景却告诉赵煦,那个事情现在就已经开始发酵了。 在赵煦眼中,四月动手和二月动手的差别是无限大的。 四月动手搞李宪,姑且还可以被认为是‘党争、朝争’。 现在动手搞李宪,在赵煦看来只有一个可能—— 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是在意图剪除父皇留下辅翼他的羽翼! “也是,要贬黜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哪怕是内臣,又岂能没有铺垫和准备?” “这么说来,动手的人,就绝不是旧党大臣了!”赵煦心里盘算着。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亲政后,召回章惇、李清臣、邓润甫等人,旋即开始给在元祐中被污蔑、贬黜的大臣翻案。 李宪,自然也在其中。 在章惇的力主之下,李宪贬黜被强行和司马光、吕公著拼凑在一起。 为什么要贬黜李宪? 因为奸臣司马光、吕公著卖国!他们要将先帝拓边的成果,拱手让给西贼,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