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吕公著的上书
这求援血书以及吕惠卿本人的奏疏,以急脚马递送去汴京。 在出击前,他需要汴京方面的授权。 毕竟,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出动两三万大军,其中包括了整个河东军选锋的大战! 没有旨意,也没有西贼入寇这样的紧急情况,他若贸然出击,是会落人口实,也会授人以柄的。 吕惠卿知道的,现在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 …… 赵煦醒来的时候,他看到了两宫,都坐在自己榻前,面带慈祥的看着他。 “六哥,洗漱了以后,还得去延和殿呢……”向太后道:“吕学士在等着呢!” 赵煦点点头,道:“母后、太母怎不叫醒儿……” “若是叫学士等的久了,就不大好了!” 太皇太后笑道:“无妨的,官家不必着急!” 赵煦却还是认真的催促起冯景,赶紧洗漱、更衣。 两宫见着,都是笑起来。 向太后说道:“六哥不必着急,现在时间还早……” 但也没有真的劝阻,只是微笑的看着,赵煦在女官服侍下洗漱好,然后穿戴整齐。 两宫便带着赵煦,从福宁殿起驾,往延和殿而去。 …… 吕公著持着朝笏再次被人领着,来到延和殿便殿前。 昨日陛见时的种种细节在心里头不断复盘着。 他知道的,按照流程,这是他拜执政前的最后一次入觐了。 下次再来此地,他就将以朝臣身份,而不是元老身份。 所以,吕公著很清楚这一次入觐的重要性! 不夸张的说,未来他的施政能否得到两宫、少主的支持,全看这一次入觐了。 “学士……”閤门通事舍人低声的在前面说着:“请随我来!” 吕公著持芴趋步而前,进了殿中。 和昨天一样,少主依旧端坐在殿上,两宫也坐在了帷幕后。 但今天的天气稍微有些热。 所以,殿中多了几个冰鉴,冰鉴里盛放着冰块,丝丝凉意从中溢出来。 “资政殿大学士臣公著,敬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少主的声音,依旧平静:“来人,给学士赐座、赐饮子!” 吕公著再拜谢恩,然后才坐到椅子上。 一碗冰凉的饮子,也被送到了他手中。 吕公著低头一看,是紫苏饮,他最爱的饮子之一。 于是在心中感激的再谢了一声。 便听着那帷幕内的太皇太后出言问道:“昨日学士殿中坦言国家内外之事,上‘十事’以助社稷……老身和皇太后、官家,都商议了一下,觉得学士所言,甚合当今朝政之弊……” “今日特地再召学士入宫,乃是想请学士,为老身、皇太后、官家,详细说说……” “此十事当如何做到?” 吕公著持芴而拜:“老臣惶恐,乞谨以文字上奏御前,供两宫慈圣、皇帝陛下圣聪裁决……” 说着,他就从袖子里掏出了那一封他在入京的路上就一直在写,不断修订、不断删改,终于定稿的奏疏,恭敬的呈在手中。 太皇太后当即吩咐粱惟简:“且将学士上书取来!” “唯!” 粱惟简领命出了帷幕,弯着腰到了殿中,恭恭敬敬的从吕公著手中接过了奏疏,然后送到两宫面前。 太皇太后接过奏疏,心中就惊讶了一声:“竟是这么厚?” “难道是万言书?” 向太后也是眼中显出异色。 自王安石上万言书后,大臣们就纷纷选择用这样一种体裁,来向上坦露自身的政治意图和抱负。 渐渐的,在朝堂上万言书的形式,就成为了一个大臣默认的对天子最高等级的进言方式。 两宫听政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大臣,用万言书的体裁上书言事。 于是不由得都严肃了起来。 太皇太后翻开来一看,神色就慢慢的严肃起来。 她看了一遍,递给向太后:“皇太后也看看吧……” 向太后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交给石得一:“送给官家也看看!” 殿中的吕公著顿时就忐忑起来。 赵煦接过吕公著的上奏,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吕公著的文字,看着很舒服。 虽然整篇都是在说夏商周、汉唐的旧事。 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在借古说今。 奏疏中,也完全坦露了他吕公著入朝后,要做的事情。 简单概括就是:休养生息、少起兵革,多进君子,少用小人。 对于民间,他的态度,也差不多:别折腾!百姓已经经不起继续折腾了! 对于新法和王安石,却是一个字也没提。 他也不需要提! 因为,在吕公著眼中,估计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赵煦合上奏疏,微笑着说道:“吕学士的文字,写的极好!” “朕往后一定和学士多请教!” 吕公著连忙拜道:“不敢!” 帷幕内的两宫也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