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一章 胸无城府
r> 但傅尧俞入朝后,没有去感谢举荐他的吕公著。 反而避之唯恐不及。 吕公著反而因此更钦佩他的为人。 于是,在两宫面前力荐,让其出任了秘书监和孙觉搭班子。 所以,刘挚担心,这个傅尧俞会从中捣鬼。 他要是犟起来了,安惇不敢袒护蔡京,原原本本的上报。 这个事情就不太妙了。 如此一来,最多就只能赶走一个蔡京。 可蔡京算什么? 一只苍蝇罢了! 而且,作为权知开封府,他本来就没有多少任期了——大宋祖制,开封府不授大臣正任,最多权知,即使权知,历代以来也没有人能在开封府做满一任,就连两年都很少很少! 一般最多一年,甚至半年。 想着这些,刘挚的心情就越发忐忑。 “如今,也就只能指望安惇这个小人,能更狂妄一点……更卑鄙一些了!”他在心中想着。 …… 福宁殿中,赵煦一边吃着早膳,一边听着石得一的报告。 石得一汇报完,他的早膳也刚好吃完。 赵煦拿起绢布,擦了擦嘴角的痕迹,然后就问道:“都堂选了安惇、傅尧俞去复核?” “谁提议的?” “听说安惇是韩相公的举荐,而傅尧俞则是吕执政的举荐……” 赵煦微笑起来。 安惇和韩绛靠拢,这不意外。 但傅尧俞的入局,就有些意外了。 这可是元祐时代的‘完人’啊! 什么叫完人?没有任何道德污点,能做事,有能力。 try{ggauto();}catch(ex){} 就是太容易得罪人。 因为这个人,只说真话,不说假话所以被人认为‘毫无城府’——从来不装,不掩饰自己,有事就说事。 这种性格,别说是官场。 就算是在民间,也会没朋友。 所以,傅尧俞的朋友很少很少。 能跟他玩到的一起,基本脾气都差不多。 而傅尧俞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足迹。 成语:胸无城府,指的就是他。 “叫探事司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赵煦吩咐着。 有傅尧俞在,他会主动帮赵煦盯着安惇、祠部、大理寺的。 是的,在这种眼睛里不揉半点沙子的,大宋版海瑞眼里。 没有新旧之分,只有是非黑白。 他的性格,相当于王安石的拗加上司马光的牛。 …… 傅尧俞穿着常服,戴着幞头,走进了祠部官署之中。 他的脸色有些黑,皮肤也有些干瘪,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茧子。 根本不像文臣士大夫,倒像是个整日在外干活的老农。 然而,当他走入祠部,所有官员都低下头去,纷纷拱手行礼。 因为傅尧俞,是四朝元老。 他的资历和王安石、吕公著是一样的。 他是庆历二年的进士! 英庙时代就已经官至知谏院、起居舍人、侍读,后来又任为侍御史知杂事。 若非英庙驾崩的太早,他早已经进入三省两府了——此人在治平年间是公认的帝党。 也是深受英庙器重的正直大臣。 所以,哪怕是安惇这个负责核查的正官,在他面前,也要和晚辈一样。 更要等着傅尧俞来了,安惇才敢开始核查。 这可是大前辈! 傅尧俞却没有这么多讲究,他拱手回了一礼,就走到安惇面前,问道:“安御史,相关公文何在?” 安惇楞了一下,有些不太适应与傅尧俞这种人打交道。 但他还是恭恭敬敬的道:“傅公……相关文牍,皆在于此!” “嗯!”傅尧俞点头,直接绕过安惇,坐到那些案牍前,一封封的拿起来察看。 同时,他还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了好几本书,放到旁边。 傅尧俞不时的就会拿起那几本书,和手里的公文对照一下。 安惇好奇的凑过去瞥了一眼,然后他就发现。 傅尧俞带来的这几本,都是他从崇文院里抄录的相关条贯、成法。 他是在拿着这些公文和祠部的文牍对照,查找其中的条例。 一条条的对照! 安惇看着,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问道:“傅公今日来的如此之迟,是因为在抄这些条贯?” 伏案的傅尧俞没有抬头,直接嗯了一声,道:“既受君命,自当尽忠职守!” 他从昨日受命后,就钻在崇文院里,整整一夜没有合眼,将所需要的条贯、法条和相关法令都找了出来。 安惇听着,想起了他听说过的这位老前辈在治平年间的那些故事。 传说和现实重叠。 这让安惇大感错愕! 不是——大家都在演戏,你怎么就认真起来了? 更让安惇头疼的是——傅尧俞这么认真,他要真的查出点什么来,他怎么去和韩相公交代? 安惇想了想,便堆着笑,道:“傅公,这些文牍,某也还未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