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工具人司马光(2)
赵煦对司马光,和他为首的旧党派系们,有着清楚的认知。 这些士大夫们,都是站在嘉佑时代的岸上,看着滚滚向前发展的历史大势,浑身难受、无法适应的人,或者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的人。 赵煦即位后,通过罢废让他们不满最严重的市易法,保马法,同时请回韩绛调整役法、青苗法、保甲法等。 就是在缓和这些人的不满。 其实同时也是在扫清继续改革的障碍! 在现代留学十年后,赵煦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一个事实——官僚垄断经济死路一条! 特别是在大宋体制下的官僚垄断经济,尤其如此! 是真正的‘怨归于上,而利归于下’。 就拿市易法来说,市易法这么多年,赚的钱大部分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三百万贯里,能有一百万贯进赵官家自己的封桩库吗? 赵煦感觉悬! 三百万贯,还不一定给朕分一百万贯? 还要朕去替他们抗雷? 朕像是傻子吗? 索性就罢废了! 其他被罢废的法令,大抵都是如此。 好处没多少,还惹一身骚。 但剩下的东西,赵煦就不愿意变动了。 这既是因为,他是皇帝,会天然的维护自己的统治根基。 而王安石的新法及其理论,就是现在大宋王朝的统治根基。 也是因为,赵煦已经见过了大海的样子,自然不会再留恋家门口的小池塘。 儒家所提倡和吹捧的所谓三代之治。 如何比得上,近现代的工商业大发展后,所带来的物质丰富? 更不要说,所谓三代之治,其实也不过是人为脑补出来的理想国。 根本就不存在! 而近现代的社会,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司马光说的话,其实正中赵煦下怀! 他正愁着没有机会,推进大宋的制度变革呢——大家看啊,不是朕要动的,都是司马光劝说朕做的! 于是,赵煦道:“司马公所言,发聩震耳!” 司马光露出笑容来。 “只是,皇考教诲,也令朕深思!” “皇考言:仁,所以爱人也!此孟子谓:君子远庖厨之理也!” “于是唐太宗考课刑狱,庶免滥狱,德及四海,泽及鸟兽,乃有贞观之治!” 政治正确的话,可不止大臣能说,皇帝更可以说! 司马光的脸色停滞下来。 他整理一下语言,正想再说。 赵煦已经抢在他前面说话了:“故此皇考曾亲录在京狱囚数次,令有司复核……” “朕本当效皇考之政,亲录狱囚,以决大辟!奈何,朕年幼,不知刑狱……” “今日闻得司马公上书所言,见桩桩冤案……朕心甚惭!” 这样说着,赵煦就已经起身,走到殿前,对着司马光拱手一拜:“若公不弃,朕想向公托付刑部、大理寺之事!” “以公之才干,必可清狱断冤,为天下百姓发声……” 司马光人都傻了。 他去刑部和大理寺,清理冤案? 可他这辈子,根本没有当过提刑官。 现在叫他去管刑部、大理寺? 他咽了咽口水,在陈州的恐怖记忆浮上心头。 可是,天子亲自拱手,托付他刑部、大理寺的事情。 他能拒绝吗? 自然可以! 因为在他之前,富弼、文彦博们就拒绝过类似的任命。 理由也很好找——此岂国家善待儒臣之制? 我可不是一般的士大夫! 老臣我的精力,应该放到更重要的地方——比如说国家大政上! 这种琐碎的、繁杂的刀笔吏们才会做的事情交给臣,这是对臣我的侮辱! 可是,他之前的调门起的那么高。 而且,司马光的脸皮终究不如文彦博、富弼,可以在君前堂而皇之的倚老卖老。 于是司马光只能长身拜道:“陛下托付,老臣恭从!” “只是……老臣老迈,恐怕难以完成陛下的托付!” 这是实话,也是他提前打的补丁。 司马光已经很清楚,他若真的到了大理寺、刑部,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案牍,以及复杂无比的案情。 恐怕所有的精力都陷进去,也会手忙脚乱,甚至出错。 所以,司马光只能摇人。 “老臣恭请陛下,委派三五大臣,协助老臣……” 赵煦微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朕会和太母、母后还有都堂髃臣们商议后,委任几位大臣协助司马公清狱断案!” 这正是赵煦想要的。 司马光开个头,剩下的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大家看啊! 这可是司马公的建议! 朕虚心纳谏而从之!谁要反对,请先去说服司马公? 什么?司马公已经不幸离世?! 唉!那就没有办法了。 这就是司马光最好的用法。 他就是一面盾牌,让旧党极端派无能狂怒却又无可奈何的叹息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