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门!市场经济!
在王安石之前,裁军任务做的最好的正是当朝太师文彦博——文彦博为相时,曾裁撤天下兵额八万。 而大宋天下的厢军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宰执们心里面都清清楚楚。 厢军根本就不是一支军队,大宋也从来没有将厢军视作军队。 纯粹是一些拿钱养着的青壮,只要他们不闹事就可以了。 而且,在大宋,但凡有办法的人,都不会去当厢军。 因为厢军的待遇之差,是出了名的。 此事若是能做成。 韩绛还无所谓,吕公著的心脏就已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了。 此事只要做成,便是足可名留青史的大功! 他这个右相,现在缺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吗? 吕公著想清楚这一点后,立刻就持芴问道:“臣斗胆,敢请陛下明示其中条贯。” 赵煦看着吕公著,他轻笑着道:“朕想的不多。” “但有几条,却是朕以为,必不可缺的条件。” “其一:一县之中,不可只有一个斗纽、带泄,须得有多个,最好有强有弱,此乃祖宗之法也。” 地方上绝对不能只有一个强势的势力。 要想方设法的在里面掺沙子,扶持异己。 这就是异论相搅,大小相制在经济领域的化用。 “其二,若是可以,是否可用都曲院中的扑买之法,让彼等扑买官府差事?” “其三,可能需设有司监察彼等……” “至于其他?”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朕暂时还未想到,尚需髃臣们集思广益,订立条贯,约为律令。” 赵煦的话说完。 吕公著已经持芴长拜:“陛下圣明!” 对吕公著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最妙的是,这个馅饼看上去,没有任何毒害作用。 因为它几乎不会引发什么舆论反对、攻讦,看上去似乎也不会伤害到什么人的利益——嗯,地方州郡的官员,现在已经被吕公著开除出士大夫的行列了。 假若有人以此来诘问他,现在吕公著可以昂起胸膛,效仿当年的范文正公,大义凛然的回答一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损失的只是你们家的短期利益。 可获利的却是天下人啊! 为什么? 这个事情一旦铺开来,就是一个每年几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的大买卖。 而且还是年年有。 哪怕放到州郡,也是每年几千贯,上万贯的稳定营生。 这可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 一个旱涝保收的营生,一个可以让财富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的事业。 于是,他也顾不得在御前失礼了,直接拜道:“陛下,为何要选京东?何不就在汴京,以京城为试点?” “先帝以来,诸法度,皆首先在京师行之,此乃惯例!” 去了京东,这功劳就会跑到别人碗里。 只有在汴京城,他这个右相,才能始终将节奏和事态,控制在自己手中。 “哦?”赵煦看着他,道:“这样吗?” 他回头看向帷幕。 两宫在这个时候,也都赞同了吕公著的意见:“若是试行,还是京城最好。” 这是她们下意识的反应。 京东路太远了,出了什么事情,朝廷也很难及时反应。 还是汴京好! 就在眼皮子低下,出了差池,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样的好事,怎么能放到外地去? 汴京,才是根本! 赵煦微笑的看着殿中的两位宰相,他假作沉吟,就图穷匕见,道:“若是如此的话,其中许多事情,却得细细思量才是。” “六哥说的是!”向太后当即表态。 “官家所言甚是,确是得细细思量一番!”太皇太后对此也没有异议,她看向殿中的两位宰相:“不如明日朝会上,请髃臣都来议一议?” 韩绛、吕公著两人持芴再拜:“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