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城管祖师爷(2)
隔日,丙子(20)。 福建闽清县县令徐寿改宣义郎,以寿在闽清,善抚百姓,能安商贾故。 这是从选人,直接跳进了京官。 而且跳了三级,直接就是从八品的宣义郎。 自然,这只能是蔡确保举的结果。 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知应天府王益柔卒。 殿前司马步军都承旨上书言:奉圣旨,拍试陕西、河东等路集教保甲并营田弓箭手都教头等马步射事艺,今已拣选得马步射等俱佳者一十八人,乞依故事,许入京并至君前呈试。 诏:从之。 这是向太后争取来的。 也是赵煦插手基层军事人事的开端。 在大宋,皇帝之所以能在士大夫话语权空前高涨的现在,依旧可以圣心独断。 靠的就是,皇帝本人完全垄断和把持了文武官员的上升通道。 碍止法下,一切文武官员的磨勘,都有天花板。 文臣选人改京官,京官转朝官,朝官升待制,待制拜宰执。 都需要皇帝特旨! 武臣也是一样。 小使臣改大使臣,大使臣拜遥郡,遥郡转横行,横行拜正任。 都是皇帝亲除,人臣不能干涉。 而且,相较于文臣,在武臣方面,大宋皇帝的遴选更加细致。 很多不入品,但已经展现出一定特长,有着名将胚子的武将,都可能在其改小使臣之前,就有机会,被引荐到御前,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 这就是呈试。 天下州郡的优秀武臣,甚至是保甲户、弓箭手这样的预备役军队里的教头、指挥。 都有机会,通过战争、校阅等途径,被有司选中,从而来到汴京,到御前展示技艺。 一旦表现的好,入了皇帝之眼,那就从此可以火箭式提拔了。 而且,因为武艺这种事情,特别是骑射。 会就是会,行就是行,骗不得人。 所以,呈试中发现人才的概率很大。 历代以来,都有名将,从中被简拔出来。 自然,历代以来,都很重视呈试。 每有呈试,无论皇帝多么忙,都必然亲临,亲试。 以选中人才,从基层开始培养。 现在的殿帅燕达,就是从呈试中被发掘出来的代表。 本来,赵煦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可以亲临呈试的。 庆寿宫那边,一直找着各种借口,拖延着这个事情。 但现在,向太后不想拖下去。 于是,借着殿前司的上书,这个事情被敲定了下来。 日子也选好了。 六月丁酉(十一)。 届时,河东、陕西等路,选拔出来的十八名步射骑术都精湛的低级武臣,将在赵煦面前,表演步战、射术、骑术。 老实说,赵煦觉得,这个呈试的表演性质远大于实战。 在他的记忆里,就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好多东西,都是实战里不可能使用的。 但现在,就连武举比的也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也就汴京武学里,能有些系统性的军事理论教育。 就这,还是多亏了已故的宰相曾公亮——这位宰相,曾在仁庙时期主持编修了《武经总要》,并在其担任宰相时,将其作为武学的必读书目。 所以,勉勉强强,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等到明年,找机会扩大武学规模,将之改成近现代的军校模式,才能真正的批量教育、培养和选拔军官。 至于现在?凑合着吧,先把爪子伸进军队,在陕西、河东拥有第一批亲信再说。 赵煦正想着,殿外传来了郭忠孝的声音。 “官家,驾部员外郎臣种民,已至内东门下,乞陛见。” 赵煦点点头,随口道:“带他至紫宸殿,朕随后便来。” “诺。” …… 巳时刚到,贾种民就在通见司的官员的引荐下,到了内东门下的小殿候见。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父祖嘴里的神圣之地。 这里是大臣入宫候命之地。 同时,也是天子宣麻拜相之所。 但,小殿看着却很简单。 不过是一個简单的小院子罢了,院子里种着几颗柏树,郁郁葱葱。 此时,正值盛夏,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 贾种民坐在一条小木墩上,想起了先帝时的一个典故。 熙宁时的殿帅宋守约,值守禁中的时候,每到夏天,便会组织禁军,在宫中到处抓知了。 但凡有人负责的地方的知了,没有抓干净,让这位殿帅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那么这个人肯定会被重责——通常是皮肤开花。 先帝听说了之后,就特意找宋守约问——卿,何故如此苛责将士? 宋守约回答:军中以号令为先,臣承平总兵殿壁,无所信其号令,故寓以捕蝉尔,蝉鸣固难禁,而臣能使其必去,若陛下误令守一障,臣庶几或可使人。 先帝大喜赞赏不绝。 想着这个故事,贾种民就眯起了眼睛。 都说当今官家,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