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点下重商主义的第一个点数
。 景佑以前,朝廷规定,蚕盐一斤百钱,价格比私盐略低,所以被很多百姓视为德政。 现在,登州的海盐价格,居然这么低? 而且,还是市价! 换而言之,它的成本价,会低到超乎想象! 所以…… 一旦这样的海盐,大量涌入市场。 官盐怎么办? 吕公著一下子就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大宋官盐收入,虽然一直受到私盐的冲击。 但在国家收入比重中,一直不低。 旁的不说,陕西各路实行的钞盐法,每年发行盐钞三百万贯。 这笔盐钞收入是陕西各路边军的军费保证! 同时,大宋官盐其实一直只占市场的一小部分份额。 真正占据大头的是私盐! 私盐贩子的势力可是极为强大的。 一旦,大量廉价海盐,冲进了这些人的地盘。 这些人会做什么?那就没有人可以预知了。 反正,他们不可能坐以待毙! 只是这么一想,吕公著就浑身冒汗了。 可他刚刚才唱过赞歌,没办法立刻改口。 只能是弱弱的上前,持芴而拜,问道:“未知陛下,打算让地方军州,将这海盐和鱼干,作价几何卖与百姓?” 赵煦笑了笑,答道:“朕命户部侍郎章卿计算过了……” “登州海盐,若朝廷采购,约可做到每斤十余钱……” “虽说可以更低,但也要考虑盐民的利润……” “如此算上运费,加上官府恰当的利润……” “每斤最终配与百姓时,应在四十钱到五十钱左右。” 吕公著闭上眼睛,脸颊不断抽搐。 四五十钱一斤的官盐? 在产盐地,都属于廉价了! 何况是在那些不产盐的地方? 他都能想到,那些私盐贩子的怒火了。 要知道,私盐贩子,从来都是大宋社会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仅仅是元丰二年一年,天下州郡就逮捕了贩卖私盐之人两万人! 其他年份,每年各地官府抓住的私盐贩子,少则七八千,多则万余。 由此可以想象,盘踞在这条生态链上的,到底有多少人? 此外这么廉价的食盐,一旦大量涌入市场…… 那些官营的盐户和灶户怎么办? 他们若大量破产…… 吕公著只觉手脚冰凉。 赵煦见着,轻笑一声,他自然早有准备。 于是,拍了怕手。 “石得一,且将登州海盐与鱼干,呈与两位相公一观。” “诺!” 石得一恭身领命,很快便带着人将海盐和鱼干,送到了两位宰相面前。 吕公著看着被送到他面前的海盐。 大颗粒、颜色杂驳,明显有着大量杂质。 至于所谓的鱼干、虾干。 不仅仅很小,而且闻着有一股很怪异的味道,明显就是晒制的时候,没有处理好。 特别是虾干——几乎就是些虾皮,根本没有肉! “这些海盐,多有杂质,百姓拿到手中,需要加水熬煮去杂,方可食用……”赵煦解释着。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