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见贤思齐
宣德门,本唐代汴州州府正衙之鼓角门,依唐制,州衙正门应为两个门洞。 至五代朱温立国后梁,定都汴州,升汴州为开封府,于是下诏将原来的汴州州衙,改为皇宫。 这就是如今大宋皇城的来历。 而作为后梁皇城正门,鼓角门更名建国门。但依然是两个门洞,其后历代不改,依然维持着后梁的基本形制,就连名字都没有换过。 直到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改建国门为明德门。 但,也就仅此而已。 五代的武夫们,忙着砍人,根本没有时间管汴京城的皇城,‘犹未如王者之制’,明德门更是‘制度极卑陋’。 大宋立国,才终于开始大规模的翻新和扩建皇城。 明德门作为皇城脸面,自然是重点扩建、增修对象。 工程结束后,太祖身边的文臣梁周翰,奉旨写了一篇《五凤楼赋》,赞美全新的明德门。 其词曰: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凤楼翘翼,若鹏运风,双龙蟠首,若鳌载宫……双阙偶立,平见千里,深映九重。 虽然说文人总是喜欢夸大,但梁周翰的这一篇赋,还是将扩建、翻修后明德门的形制,基本勾勒清楚了——双阙三门洞,阙上有朵楼,朵楼连阙,而且规模很宏伟。 其后,明德门的名字,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太平兴国三年,改名丹凤门,大中祥符八年,更名正阳门,至明道二年,改名宣德,并沿用至今。 但其规模与性质,再未发生过什么变化。 最多是在外观装饰上,开始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操作。 并在城门下,建起了门楼。 熙宁中,日本僧人成寻来汴京求法,就亲眼目睹了宣德门,并记录了下来:皇城南门宣德之门,七间门楼也,左右有二楼,各重重五尺许,高颇下。内面左右楼廊造列,外面有左右会,如日本朱雀门。 成寻的记载,相当客观,这一点赵煦可以证明。 因为太祖当年扩建、翻修明德门的时候,就是照着洛阳的唐代应天门的样子修的——太祖洛阳人,做梦都想要迁都洛阳,建都桑梓。 在现实条件已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只能将洛阳标志性的应天门,复刻到汴京,假装自己建都洛阳。 所以,现在的宣德门,无论是宽度、高度还是厚度,都和唐代的应天门相差无几。 此刻,赵煦就在群臣簇拥下,来到了宣德门的城楼上。 宣德门前的御街,已经被皇城司清理了一遍。 远远的,赵煦看到了旌旗招展,铁甲如林,踏步而来。 “善!”赵煦露出笑容来,向前一步,走出帷幕的范围,出现在城楼上的观礼台上。 宣德门,自大宋立国开始,就是历代天子,与民同乐之地。 每年的上元(元宵节)、中元(今天的鬼节,七月十五)、下元(已经消失了,在十月十五,为水官解厄之日),以及帝后圣节。 历代赵官家,都会出现在宣德门城楼上,与民同乐,通宵达旦,宣德门更是会被宫灯妆点成一座七彩霓虹之楼。 不过,如今赵煦在守孝。 这些庆典是不可以举办的。 但是,狄咏凯旋是例外。 此乃大军远征,凯旋来归,献俘太庙的圣典。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大军凯旋,献俘太庙,这是国家大礼,可以例外。 所以,都堂才会千方百计的安排狄咏今日入京。 就是想要让庆寿宫舒舒服服的过一个生日。 当然了,既是献俘礼。 两宫就不方便露面了,只能在赵煦身后的阙楼帷幕之中安坐。 赵煦走到城楼上,放眼巍巍城楼下的御街。 城楼下,三衙的大将们,已经全部穿戴整齐,率着皇城司的亲事官们,列于宣德门下的北方西向位置,面朝城楼上的赵煦。 在他们的正对面,则已建起了专门为献俘而准备的礼台。 宣德门的城门下,则是御龙诸直列队。 伴随着一声鼓响,礼部尚书韩忠彦,身服朝服,持芴而前,沿着城楼上的回廊下芜,到了赵煦身前三步的地方,躬身拜道:“奏知陛下:四方馆使、渭州防御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兼御龙第一将指挥使臣咏,前奉诏南征,今克敌凯旋,乞陛下检阅大军,受俘纳降!” 赵煦微微颔首:“可!” 韩忠彦当即再拜:“诺!” “臣谨遵旨意!” 然后趋步退下,再转身看向在城楼两侧,朝服而立的宰执们,清了清嗓子,大声道:“陛下德音,允御龙第一将,献俘!” “臣等遵旨!” 韩绛与吕公著率领百官,对着赵煦的方向拜了四拜。 于是,入内内侍省都都知李宪,拿着一根净鞭,走上城楼。 他用力挥动净鞭。 啪! 长长的净鞭,撕裂空气,声音从城楼上,传到了城楼下。 伴随着净鞭声,盛大的献俘礼开始了。 城楼下的城门两侧,骑着马的钧容直第一班、第二班的军乐手们,开始吹奏起各种乐器,缓缓绕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