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
南灾情,悯百姓之苦,则必有恩典,加于淮南。」 「老臣死罪,敢请慈圣在此,候陛下醒转,先降德音,再定条贯。」 张方平的话音刚落,左相韩绛就已经拜道:「老臣附议。」 然后是尚书左丞张璪:「臣附议。」 「臣附议!」知枢密院事李清臣持芴而拜。 尚书右丞邓润甫紧随其后:「臣附议。」 而右相吕公著,过了好一会,才施施然再拜稽首:「臣附议。」 于是,门下侍郎李常、同知枢密院事安焘等人开始站队。显然,朝中已经悄然划分出了两个派系。 左相派和右相派。 这是冯京在河南府所不能发现的事情。 而在这个问题上,两派宰执,都赞同了张方平的话。 什么情况? 冯京猛然醒觉过来,抬起头,看向他身前的张方平,暗骂一句:「老匹夫!」 为什么? 因为冯京发现,自己好像被张方平坑了。 因为张方平的这一席话,直接将他架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地方——他前头才奏请两宫慈圣,要去他老丈人那里请来当年老丈人在青州赈灾时总结写下来的《青州赈济策》作为蓝本来主持淮南安抚。 结果,张方平立刻跳出来,请求两宫等待官家醒转,再请旨,有了旨意大家再按照官家的旨意来商议,怎么做这个事情。 换而言之,张方平是踩着他冯京冯当世在这边演忠臣! 张方平是忠臣的话,那他冯当世是什么?女干臣吗? 冯京顿时冷汗淋漓。 他虽然没有听过‘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句话。 但是,赵官家们敏感多疑的性子,他还是清楚的。 这要是因此得罪了那个小官家…… 冯京赶紧缩了缩脖子,再不敢出声。 但有个事情,他有些搞不懂了。 当今官家,聪明、仁圣、宽厚之名,天下皆知。 他也听说过,这位少年天子的诸多事迹。 可问题是…… 这是救灾呀! 而且,涉及淮南路这样的卡在大运河关键节点的地区的救灾大事。 不是汴京城里过家家。 这些宰执大臣、元老重臣们,就愿意跟着小官家的指挥棒转? 他们不怕出问题吗? 还有文彦博,为什么不出声质疑? 当年六塔河的教训还不够吗? 赵官家们一拍屁股就做出来的决定,害死了那么多人,还不够?还要跟着他们瞎胡闹吗? 冯京是亲身经历,并参与过当年的六塔河之议的。 他也是亲眼看着,欧阳修等反对回河的大臣们,在御前据理力争,甚至摆出了数学模型——然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又欲增一夫所开三尺之方,倍为六尺,且阔厚三尺而长六尺,自一倍之功,在于人力,已为劳苦。云六尺之方,以开方法算之,乃八倍之功,此岂人力之所胜?是则前功既大而难兴,后功虽小而不实。 然而,仁庙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就是要一意孤行,终于酿成了延绵至今的大祸! 黄河直接决堤,咆哮着变成了二股河! 而当今天子,虽然聪俊,但在赈灾、救灾的事情上恐怕也未必能聪明到哪里去。 证据就是——先帝也在回河上栽了大跟头! 熙宁回河,再次重蹈六塔河的覆辙。 河北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先帝尚且如此,先帝教出来的小皇帝,还能强到哪里去? 所以…… 现在是什么情况? 冯京真的有些不懂了。 他哪里知道,元老 宰执们,之所以肯相信赵煦,并且一致要求,要等他醒来,得了指示再来商议这个事情。 这是有原因的。 在过去的这一年半的事件里,赵煦一直在朝中表现出了极为合作、且愿意听得进意见的姿态。 只要是他在场的听政,不管什么事情,他也愿意听一听不同意见,然后请大家议一议。 甚至,还在执政难产的时候,发明出了宰执提名,待制以上大臣廷推的政策。 将大宋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国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反倒是两宫,特别是太皇太后,有时候会依着自己的脾气,一意孤行的做事,实在是有失士大夫之心! 其次,则是赵煦已经在相关方面,出了成绩了。 去年河北清淤,就做得很好,可谓成绩斐然。 特别是东流道,经过清理后,今年一年,黄河都很安静——虽然这与上游降水减少有关。 但成绩就是成绩! 而今年,宋用臣再次挂帅率军南下救灾,也同样做出了成绩。 只花了两百万贯,就基本稳定了淮南,特别是大运河这条动脉。 皇帝肯听劝,还特别愿意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同时,他在这方面还有成绩。 不请他出来难道在这里听两宫拍屁股做决定? 当年的六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