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吃干抹净
要做的事情。” “卿曾在洛阳,佐相公治书十五年,知《资治通鉴》全书之要。” “当今天下,论对《资治通鉴》一书熟悉,无出卿右者!” 这是事实! 司马康在洛阳,陪着司马光写书,打满了全场,参与了整个《资治通鉴》书局前后的一切事物。 除了司马光,没有比他更熟悉《资治通鉴》的人。 范祖禹也不行! 范祖禹熟悉的是唐史和五代部分。 “所以,这个重任就落到爱卿身上了!”赵煦鼓励着司马康:“爱卿应当,代相公将《资治通鉴》一书,提纲举要,列出名录,别门索引……” “如此,既可方便后来者查询,也能让相公的心血,为更多人所知!” “如此,方为孝子!” “如此,司马相公九泉之下,才能安心!” 这就是鼓励司马康,编出一部资治通鉴的工具书。 以方便读者查询,也方便人们研究。 不然,类似资治通鉴这样一部皇皇巨著。 真的没有几个人有耐心完全看完。 有一部工具书就很好了,想看什么内容,直接翻查工具书,然后找到对应的卷数、章节。 司马康听完,整个人的精气神,瞬间就不一样了。 悲去哀丧,斗志焕发。 于是,郑重一拜:“诺!” 赵煦颔首嘱咐:“爱卿放心,朕会命有司了,继续按照《资治通鉴》书局的故事,拨给卿钱粮、官吏,以佐卿之事。” 正好,可以将一些赵煦不喜欢却又不好直接贬黜的旧党激进派,全部塞到这个书局里。 让他们去和司马康一起著书。 当然了,赵煦的目的,也不止于此。 他今天亲自临奠,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那就是接手司马康扶棺回乡守孝后,留下来的《汴京义报》。 将这份针对士大夫、勋臣的新报,收归于自己的直接控制和掌握之下。 …… “官家真如此说?” 吕公著府邸。 吕公著听完了他派去司马光府邸,协助司马康处理后事的吕希哲、吕希纯的报告后,他就呢喃起来:“不应该啊……” “官家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他当年,亲身经历过欧阳文忠公的议谥纷争。 所以,韩绛在都堂上一说要给司马光谥‘文’。 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旋即就拟了个‘文忠’的谥号送上去。 可,现在官家亲临司马光的丧仪,却表现出了让他错愕的态度。 虽然,官家依旧没有谈论和评价司马光生前的政绩、功劳。 依然只是高度评价他的文学、治学和立场。 但,从官家对司马康的安排来看。 却根本不似当年欧阳文忠公定谥风波时,先帝的态度。 当年先帝,在处理欧阳文忠公定谥上的态度,就是折中。 所以,他上了文忠,李常拟了文康。 就是在寻求一个折中的结果。 可现在看来,官家的态度,似乎并非想要折中。 他想做什么? 吕公著不清楚,也猜不到。 这就让他有些惶恐了。 老吕家两代人,都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对于宫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非常敏感。 可现在,这个事情却似乎超出了他对赵官家们的理解。 这让吕公著很不安。 “去市面上看看,有新的汴京新报,立刻拿来与老夫。”吕公著当即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嘱咐。 …… “大人……” 文及甫将一份刚刚买到的汴京新报,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文彦博面前:“这是今日刚刚刊印的汴京新报。” 文彦博嗯了一声,接过来一看。 头版头条,依然是刊载着,西北沿边的战事。 主要是陕西沿边有司的奏报内容,以及汴京新报对其的评论。 在这个问题上,汴京新报的基调就是——大宋能赢!西贼只是跳梁小丑! 老实说一开始,这样的评论,文彦博还挺喜欢的。 但他看的久了,也腻味了。 那个胡飞盘,天天在小报上说赢赢赢。 可前线却还是在对峙。 至少,陕西有司到目前为止,报告的战况都是如此。 环庆路在八月戊寅(23)的边报上,也只说:怀安镇迄今斩首八十七生得五十五,大顺城方面,则没有斩首、俘虏,只报告了击退西贼N次侵扰,还在对峙中云云。 但,那个胡飞盘,却将之吹捧成怀安镇大捷。 好吧! 斩首八十七,也确实称得上不错了。 但大捷就有点过了吧? 再说了现在大宋是在全线防御。 除了吕惠卿那边,在高歌猛进,说什么已招得羌部二十余,得众三千云云。 可就是,没有斩首,没有俘虏。 他当面的西贼,似乎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 而这通常意味着,西贼在诱敌深入。 所以,吕惠卿已经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