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
追猛打,毕竟林希虽然是新党,可他弟弟林旦却是公认的旧党才俊,还是中书舍人,给文太师家的甘泉县君写谢表的就是他了。 这可不好撕破脸皮,真的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怨。 只是,林希一跑,等于把张璪给卖了。 丁卯(十二),陆长愈扛不住,自请罢馆阁之试。 张璪也扛不住了,宣布闭门谢客。 乌鸦们乘胜追击,鞭笞不断。 开始把张璪和林希按上奸党、朋党的帽子。 还把张璪之所以给林希开后门的原因,解释成是因为林希的弟弟林旦是中书舍人,在御前能说上话,而张璪‘奸臣图谋相位,欲阿附旦’——搞得好像,张璪堂堂执政,需要巴结林旦一样。 当然这些只是一笔带过的事情。 乌鸦们真正渲染的事情,还是张璪攀附王珪,多次在王珪面前谄媚而行的种种往事。 这就是恨不得张璪去死啊——谁不知道,太皇太后对王珪‘深恨之’、‘尝欲诛珪’、以至于宫中曾传出‘珪当初不死,必获罪焉’的传说。 所以,朝臣谁和王珪扯上关系,被证明是王珪一党,就肯定会被太皇太后记恨! 张璪闻讯,吓得魂不附体,立刻开始写请郡劄子。 御史台大获全胜! 乌鸦们得意洋洋,好不高兴! 扳倒一位执政,所有人的KPI都超额完成,升官出名就在眼前。 赵煦却没怎么关注这些事情。 这也没什么好关注的。 张璪这个家伙,和他又不熟,两辈子都没什么感情。 所以不值得他浪费精力去救。 再说了,张璪去职,都堂就多一个坑。 刚好可以用来奖赏这次大战的有功之人。 此外,赵煦最近也很忙! 也确实抽不出精力,关心朝堂上这些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前线的战争,本就牵扯着他大量精力。 在九月丁卯(十二),第一批从熙河路起运的棉铃,送进了汴京城后,又进一步让他忙碌起来。 从棉铃进京开始,赵煦就开始频繁出宫,视察专一制造军器局、绫锦院等官营机构、作坊。 此时,赵煦就在石得一、刘惟简、粱惟简等大貂铛的陪同下,在燕援等人护卫下,在绫锦院内,视察着绫锦院的工作。 没办法! 绫锦院是大宋纺织技术的天花板。 也是目前整个世界,最发达的纺织工坊。 其历史无比悠久,乃是太祖灭蜀所得的蜀地织工,将之迁入汴京后建立起来的。 早在开宝年间,汴京绫锦院就已享誉天下。 但,和其他皇室机构不同。 绫锦院中,并无织机,也看不到织工。 有的只是官员和胥吏而已。 这就让很多陪同赵煦来此的人,啧啧称奇了,看向那位负责绫锦院的内臣的眼神,更是带着凶光。 这就吓得对方瑟瑟发抖,赶忙解释起来:“大家,绫锦院之制,祖宗以来就有别于他司……”这位管勾绫锦院的内臣,只有三十多岁,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高规格的视察团队,说话都有些哆嗦。 他低着头,在赵煦面前,微微颤颤的介绍着绫锦院的体制。 看得出来,他很害怕。 所以,他很小心的解释着:“太祖开宝四年,因绫锦院弊病丛生,克扣、贪墨、凌辱之事频发,时监官梁周翰奉旨相度(巡查、检查)绫锦院,然后回禀太祖皇帝,请得太祖恩典,罢绫锦院户头之制,特旨恩准绫锦院织工‘自管其机,各与女工请受’……” “从此绫锦院不置织机无有织工,绫锦院只管发给材料,由织工分给女工,织造之后,绫锦院只管检核、对账、入库等事……”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太祖时,从蜀地带回汴京的那些织工们,因为绫锦院里的户头们压迫、剥削太狠。 所以,他们开始罢工、上访。 而在那个时候,汴京城的登闻鼓院是允许百姓去敲鼓鸣冤的。 传说当时,汴京城的百姓就算丢了头猪,也会找官府,让官府帮忙找回来。 所以这个事情传到了太祖耳中,太祖皇帝在知道这个事情后,派了一个叫梁周翰的官员过来彻查。 梁周翰查完后,回禀太祖,证明户头们确实盘剥、克扣、贪墨织工的钱。 同时他查出来,因为这些家伙的缘故,所以绫锦院里的丝绢质量也在下降。 太祖顿时大怒,从此罢户头之制,对绫锦院进行了改革。 他采纳梁周翰的建议,罢户头后,不再设置户头,充当监工,而是让绫锦院的织工们直接承担生产任务。 由绫锦院提供原料给与织工,织工们在拿到原料后,自己回家自行生产。 而绫锦院则按照织工们上缴的绢布绫罗的数量、质量,给付酬劳,并计算这些织工的资序——是的,在理论上来说,绫锦院的织工属于厢军,是体制内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也可以磨勘升级,走伎术官路线。 很先进吧? 这就是现代的很多纺织工厂里很盛行的计件工资制! 当然,受限于时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