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笑泯恩仇
br> “存中兄,若不嫌弃,某明日送上几斤登州上好的鱼干……” “如此……”沈括拱手拜谢:“多谢子瞻!” 苏颂在旁边,微笑着看着这一切,无比欣慰。 “可惜张邃明去了真定……”他在心中想着:“不然今日就可上演两段佳话了。” 还有什么比一笑泯恩仇,更能彰显苏轼的胸怀的事情吗? 而苏轼要在官场上走的更远,就必须向人们表露自己的胸襟,确实容得下人。 不然,谁敢让一个睚眦必报之人,登上高位? 那会人人自危的。 …… “苏公果然是朕的股肱,社稷之臣啊!”赵煦听了石得一汇报的事情后,就忍不住感慨。 苏颂对他来说,真的是完美的臣子典范! 需要他做事,他就会埋头去做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年赵煦拜其为开封府县镇诸公事。 尽管赵煦给了他无数补偿,还在名头和政策上,尽可能的给其优待。 但,大宋的体制下,若换其他资历像苏颂这样的大臣,碰到这种带着贬官性质的任命——哪怕皇帝亲自下场请求。 十之八九,也是屁股一扭,一句话就打发掉了:此岂国朝善待儒臣之制?请恕臣不奉诏。 但苏颂就是肯接受。 真正做到了,将自己视作大宋的一块砖,皇帝让他去那里他就去那里。 不仅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是全心全意的做事。 在其梳理下,开封府诸县、镇,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韩绛要办的事情,也都是在苏颂的支持下才最终落实下去的。 关键,苏颂做了这么多事情。 却始终是两袖清风,其无论在开封府,还是在翰林院,都是不沾片文。 连合法的用来给官员宴客、招待的公使钱,他也没有动过一文。 在现在的朝堂上,能做到这些的人,除了中司(傅尧俞)外,就剩下苏颂了。 更不要说,如今,苏颂更是主动的出手,做为中人,协调、消弭苏轼、沈括的恩怨。 这可省却了赵煦无数功夫! 于是,即使是赵煦,现在也怪不好意思,甚至有了愧疚的心理。 “司马光去世,张璪出知。” “都堂之上,如今缺了两位执政。”赵煦对石得一道:“都知啊,我觉得苏公足可堪执政之选。” 石得一哪里敢接这种话?立刻低头,看着脚下的石板。 赵煦也不管这个,只自顾自的道:“都知说得对。” “像苏颂这样的社稷老臣,国家股肱,若都不能拜任执政,当一任宰相……” “天下人恐怕都不会服气!” 赵煦毫不犹豫的,代表了天下人,给这个事情下了定论。 石得一则只能躬着身子,他有点后悔今天来汇报了。 可他能怎么办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