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见与安排
苏轼被领着,穿过集英殿的重重宫阙,来到了殿后的一处偏殿前。 郭忠孝先进去通报,然后才出来对他道:“官家有旨,直龙图阁,知登州苏轼入觐。” 苏轼再拜:“臣谨奉德音。” 这才在郭忠孝的引导下,向那偏殿而去。 进入殿中,一股暖意,便袭上身周。 显然,这便殿中有着暖阁,而且,这个暖阁一直在启用,温暖着殿中空气。 旋即,苏轼便看到了一个少年,穿着黄色便服,戴着一顶软角幞头,手中似乎拿着一卷手册,正在阅读或者批阅。 他知道,那就是他的少主。 也是如今大宋天下,最复杂、最神秘莫测的一个人。 于是苏轼怀揣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恭身再拜:“直龙图阁、朝奉郎、知登州苏轼,顿首再拜吾皇,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免礼!”只听那少年官家,轻声说道:“来人,给苏龙图赐座、赐茶。” 苏轼毕恭毕敬的起身:“臣谢陛下隆恩。” 屁股已毫不犹豫的坐到了被搬来的椅子上,又接过来一盏被奉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后,才小心的放到一边。 而他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赵煦也在打量着这个大胡子。 老实说,虽然上上辈子和苏轼打过交道。 但,时光太久了,他早已忘了苏轼的模样,只记得那标志性的大胡子,也只记得苏轼拉着他,在弥英阁的角落里,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历代君王,如何处置大臣的故事。 如今再见,死去的记忆,再次唤醒。 眼前苏轼与记忆中残留的苏轼形象重叠在了一起。 现在的苏轼,比赵煦记忆里的那個大胡子,似乎胖了些。 除此之外,现在的苏轼还是记忆里的那个熟悉的味道。 他看着拘谨,其实很放松,这从他很坦然的坐在椅子上,将茶盏放到旁边,就能看出来——大部分赵煦第一次召见的官员,那个不是战战兢兢,连屁股都不敢坐稳? 可正是这样,赵煦反而很喜欢。 像苏轼这样名满天下的同时,能力还不错的文臣士大夫,本身就比较难找。 而在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同时,还特别善于得罪人,特别高调的士大夫。 上下五千年,能有几个? 而对君王来说,这样的大臣,其实是梦寐以求的。 既可以用他去收拾人,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之收拾。 这样想着,赵煦就柔声道:“此番,朕命卿往涑水,为司马公撰写墓志铭、神道碑,一路辛苦爱卿了。” 司马光死后,赵煦就按照其遗愿,下诏给苏轼,命其前往涑水,为司马光撰写墓志铭、神道碑。 至于司马光的行状,自然是由其最喜欢的学生范祖禹亲写。 而赵煦则毫不犹豫的,在朝野开始广立自己是‘司马公所忠心侍奉的少主’这一人设。 并让汴京新报开足马力,模仿意林、读者,刊发了十多篇《官家纳司马温公谏议》、《司马温公与官家座谈二三事》一类的吹水文章。 这些文章内容,可以参考意林与读者吹捧的西方名人事迹。 总之就是官家圣明,爱民如子。 而司马温公忠心耿耿,清廉正直。 在吹水的同时,悄然给司马光加人设。 这就是要温水煮青蛙,同时也是在发动岁月史书。 可能在未来,司马光的形象,将被完全扭曲。 从一个保守派的传统儒家士大夫,变成一个积极鼓吹工业的进步派大臣也说不定。 而在如今,没有任何人能察觉到这些变化。 哪怕是那些天天看汴京新报,又熟悉司马光的人,也察觉不到。 只会认为,这是在美化、粉饰,顶多是夸大了一点。 很正常的行为。 “不敢。”苏轼连忙起身拜道:“此臣分内事。” “不瞒爱卿……”赵煦微笑着道:“其实朕很早就想要见爱卿一面了。” 苏轼受宠若惊。 “皇考在日,就拿爱卿的诗词,与朕看过。” “尤其是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犹令朕印象深刻。” 苏轼当即拜道:“微臣粗鄙之词,能入陛下之眼,实乃微臣之幸也。” 但内心却是忐忑起来。 忐忑什么? 赵煦这个少主,将他当成了一个单纯的词臣。 词臣,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绝不是个什么好标签。 尤其是,对苏轼这样年纪的官员来说。 一旦在皇帝那里的词臣标签被贴牢了,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道理很简单。 年轻的时候,诗词可以是敲门砖,可以成为交游的利器。 但,到了中年、晚年,还在拿着诗词作为敲门砖,当做交游的利器。 那就只能说一个事情——你只会写诗词。 一个只会写诗词的文臣,和伶人、妓女有什么区别? 皇帝呼来喝去,达官贵人则将之当猴看。 李太白当年那一句: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