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里的感觉。
朱标就将先前两人的对话说了一遍,朱元璋顿时也起兴趣了,他笑着道:“不若我们三人都在纸上写下来,最后核对一下,看成不成。”
“好。”他应下。
三人便一起写。
最后掀开答案时,朱棣最紧张,用手将眼睛捂上,偏偏又想看,就张开手指,把眼睛露出来。
“好了,来看。”
只见桌上摆着三张纸,上面写着同样的字。
——“白登之围。”
“昔日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那厮围困于白登山,如今我要为他报仇。”朱棣小手一挥,狠声道:“欺我祖宗,简直欺人太甚。”
这是他祖宗!
朱标:……
“为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祖宗报仇,这理由属实不错。”他昧心夸赞。
在朱棣羞赧的笑意中,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朱棣的肩膀,笑眯眯道:“够无耻,咱喜欢。”
朱标也跟着笑。
师出有名,有名就行,管他什么名头。
反正他这辈子学的历史,一般胜利了就是一句话解决的事儿,某某大胜,但若是失败了,那可不得了,从将领到阵法,再到补给都要盘点一遍。
厚厚的史书中,这种记载比比皆是。
他高中三年学的历史,近现代史中,怎么赢的就一点点,怎么输的那可是从头复盘到尾。
不光复盘自己,还要复盘敌人,从国情到将领,复盘的明明白白。
连你家门口的小路也要复盘一下,记载下来,对子孙后代说:
勿忘国耻。
朱标唇角微弯,拍拍朱棣的肩膀,笑眯眯道:“那以后就让爹给你封个大将军王。”
他征战漠北,那真是手到擒来,永乐大帝要是被封为大将军王,那真的是实至名归,实在太合适了。
他这一生,荣耀太多。
朱棣在大将军王的鼓励下,欢快地回去读书了,因为哥说了,这想当大将军,首先要把书给读透了,要把兵法给学透了,就能进行下一步了。
他可以的。
看着朱棣信心满满离去的样子,朱元璋很满意:“你教孩子教的很好,他们兄弟几个,都是你在费心。”
朱标就笑:“爹在外拿命打仗呢,我在秦淮河畔的富贵乡养个孩子算什么。”
两人说了几句,又忙起来,因为朱棣来,耽搁了一会儿,就耽误进程了。
朱元璋捧着手里的折子,好奇道:“胡惟庸上折子,说他和唐胜宗两人,折腾出一个叫火炕和无烟煤的东西,很是便宜好用,想要在应天府推行,问我可行,你接触过,你觉得怎么样?”
“可行。”朱标发现胡惟庸比他想象中更加胆大一点。
他详细解释一番,这才又道:“其实往北方推更好,应天府到底没那么冷,大家的迫切感不足。”
但是小冰河时期会越来越冷,大家就会更加重视保暖的问题,现在棉花的种植面积足够大,但在小冰河面前根本不够看。
现在准备起来,等冷的受不了时,已经有推广范围,到时候辐射起来也容易些。
真到了小冰河来临,庄稼减产,死伤无数,再去做这些,就晚了。
他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自然要提前做准备,到时候都是救人命的好东西。
“从应天府推行也好,慢慢再往四周辐射扩散。”朱标道。
“这是火炕和无烟煤的制作方法。”朱元璋翻看着手中的折子,挑眉:“他倒是乖觉,并没有藏私。”
朱标拿过来,看了一眼,也跟着笑:“胡参政为国为民,是个清廉的好官,不若父皇赏赐他一个宫廷御制的牌匾。”
主打一个只有面子没有里子。
“你不喜欢他。”朱元璋满脸笃定。
朱标呼吸一滞,怪不得朱元璋能当皇帝,这情绪敏锐度,真不一般。
他爹真厉害。
“嗯。”他承认了。
这辈子都不可能喜欢汉奸,谁让他通倭呢。
“不过上位者用人,喜不喜欢倒是次要的。”朱元璋轻声道:“重要的是好用。”
朱标点头。
对于火炕推广,他觉得挺好的,就先做着,再加上现在的胡惟庸尚且没有犯事,他记得胡蓝案挺靠后的。
这边处理好后,就见马皇后端着一碗汤来了,她笑眯眯道:“我今天传召常家的姑娘进宫来,生得真是玉容花颜,清艳逼人,瞧着规矩也好,才学也好,这姑娘养的真好。”
朱标:……
你夸归夸,别看我。
朱元璋也满脸揶揄地笑:“改日你带常……”他说一半忘了什么名,马皇后就补充说是叫寄情,他就接着道:“带寄情上街买几样首饰衣裳,女儿家喜欢这个。”
朱标:……
还用你教,他前世也是……看过别人谈恋爱的。
“知道了。”朱标道。
马皇后将汤放到他面前,这才笑着道:“李善长怎么种西瓜去了,还有人跑到我面前探听,问是不是被上位责罚了。”
朱元璋:……
无妄之灾!他什么都没做。
“又跑去找你,真是。”他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