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四个嫌疑人(1 / 2)

在申市郊外有一处小麦试验田,说是一处,但很大,占地十几亩。

这十几亩的小麦,每一亩种植的小麦,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之所以种植在一起,就是为了筛选出最好的小麦。

什么是最好的小麦?

产量最高,质量最好,耐旱抗水,又防虫……

当然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产量。

在这个不少人饿肚子的年代,能研究甚至是种植出产量更高的粮食,一直是国家农业科研人员都在做的事。

而陈学农就是其中一个,也是负责这块小麦试验田的人。

他从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出现在这片试验田里,如今已经五十来岁了,三十個年华,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都奉献在这片试验田上,甚至把这里当作了家,把这块试验田当作他的孩子。

这三十年间,他不断地种植,培育,实验,筛选……

研究不少高产量的小麦,推动了国家小麦的种植,也让更多人吃饱了饭。

原本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但陈学农觉得不够。

他总觉得,还能培育出比现有的产量更加高,更加好的小麦来。

“在两个月前,陈教授终于培育出了他理想中的小麦苗。”

“这种小麦苗各方面都比原先的好,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也能适应湿润的土地。”

“不仅如此,它的产量还是之前的3倍。”

别看只是3倍,但在粮食种植这一块,哪怕只是提高10%的产量,都是难能可贵的。

那10%也不知道能救多少饿肚子的人。

“可也是在陈教授刚刚得出这个结果没多久的第二天,他的实验数据,包括那难得的三株小麦苗,全部都不翼而飞了。”说到这,张志鹏的脸上满是气愤之色。

任谁都知道,这小麦苗和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只要验证是真的。

这小麦苗能在全国推广种植,那咱们国家小麦的种植数量就会增加。

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有余量的,还可以放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当然,这还只是最表面的好处,更深层的好处,肯定不止这些。

可以说,如果验证成功,那陈学农说是一代农业上的伟人也不为过,因为那贡献是巨大的,不仅仅造福全国现代,还有全国亿万后代子孙。

但偏偏,这小麦苗和实验数据就这么被窃取了。

“我们怀疑这可能是内部人员作案盗窃,甚至可能和间谍有关。”

“在盗窃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派人去查,但是并没有办法锁定嫌疑最大的嫌疑人。”

“甚至连小麦苗和实验数据在哪里,也没有一点头绪。”

说到这里,张志鹏等人的表情有些惭愧。

陈学农的这块实验田,其实一直都有官方的人把守着,就是知道这实验的重要性,却没想到,还是被人钻了空子,甚至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

“所以,我们才怀疑,有可能是内部人员和间谍勾结,来了个里应外合,所以才……”

听到这,季淮南已经完全明白了。

“那现在有怀疑的人吗?”

“有,我们怀疑的人就是陈教授的四个学生,目前,这四个人,已经被监管了起来,但是也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其中一个人。”

季淮南看向了另外一份资料。

里面就是这四个学生的资料。

第一个叫卢浩,来自京市,如今三十六岁,是最早跟着陈学农的。

“卢浩成为陈教授的学生已经有16年了,他的父亲和陈教授是至交,因为有一次去卢家,看到了那么热爱农学,又有天赋的卢浩,卢浩也崇拜陈教授,于是,在两人都志趣相投的情况下,陈教授就收了卢浩为学生,也是陈教授的第一个学生。”

“他是跟着陈教授最久的人,也是最有天赋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农学上的痴人,只要一研究起来,就能好几天不吃饭饿到休克的那种。”

“当然,他也是平时最能接触到陈教授实验数据的,也是相当于助理的角色,平时陈教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第一时间就会找卢浩。”

这样热爱农学,又跟了陈学农那么久,两人关系又那么好的卢浩,应该不太可能会窃取小麦苗和数据。

可他也不能排除嫌疑,毕竟他是最能接触到这些东西的人。

“第二个是个女生,叫张晓燕,她是来自大山的,之前陈教授去过张晓燕所在的家乡寻找麦苗,作为大山里经常吃不饱的孩子,张晓燕在得知陈教授想要培育出高产量的小麦时,她也萌发这个志向,最终在通过重重考验后,当时才13岁的张晓燕,被陈教授收为了第二个弟子,也是唯一一个女弟子,如今已经过去12年了,而张晓燕也25岁了。”

“对了,这张晓燕和陈教授的第三个弟子是夫妻关系,他们是五年前结的婚。”

陈教授的第三个学生,也就是张晓燕的丈夫,叫包加林。

“陈教授的平时的工资,除了给女儿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资助贫困的学子。”

“包加林,还有陈教授的第四个学生陶育德就是他资助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