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杏林风波.
敌视与反对态度,这不仅是因为人们一时间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的缘故,更还是因为这家医学院的成立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在这家医学院创立之前,他们完全可以随意压榨学徒,但等到这家医学院创立之后,恐怕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忍受他们的压榨了,更别说这家医学院大规模培训出合格医生之后,还会与他们争抢生意,这简直就是断人生路!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各地杏林的抗议声音颇有不少,更还有几十名“杏林圣手”联合起来到大理寺状告医学院,宣称医学院使用卑鄙手段骗走了他们的学徒; 与此同时,各地的杏林医生也在到处串联、鼓动百姓,宣称医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简直就是粗制滥造,根本无法培育出优秀的医生,只会耽误百姓病情、谋害百姓性命…… 那些日子,医学院的创立可谓是引起了整个杏林的公愤,更还有不少朝廷官员与民间大儒出于各种考虑,与整个杏林站在一起表示反对,一时间就连赵俊臣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但也只是如此罢了,杏林医生们看似是民间地位不低,但又如何敌得过赵俊臣这样一位当朝权臣? 于是,一出好戏很快就开演了。 首先,是那些向大理寺状告医学院的“杏林圣手”们,很快就因为“诬告罪”反被官府抓进了大牢,至今也没有放出来; 然后,就是各地反对态度最为激烈的医生们,也纷纷惹上了麻烦,在某些有心人的组织之下,曾经与他们闹过矛盾的病人家属们皆是被动员了起来,或是把他们告上了官府、或是直接砸了他们的医馆,让他们自顾不暇; 再然后,几位立场摇摆不定的当世名医,则是被赵俊臣利用各种手段陆续邀请到医学院授课,并且还向世人公布了他们的丰厚待遇,引得许多杏林名医皆是眼红不已,也就分化了杏林的反抗力量; 最后,那些原本与杏林站在同一阵营的官员大儒们,则是直接收到了赵俊臣的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与我为敌否?遗臭万年否?” 就这样,再加上赵俊臣当时赢得了陕甘之战,一时间风头无二,又趁着前段时间那场文祸也结交了许多民间大儒,民间舆论也逐渐偏向于赵俊臣,所以杏林医生的这场抵抗很快就平息了下去,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时至今日,摆在所有杏林医生面前的道路唯有两条,或是依附于医学院,又或是等着被医学院淘汰! 反抗无效的情况下,许多各地名医很快就认清现实、选择了前者,他们或是向医学院的医书馆捐献了医书,或是把自家子弟送入了医学院学习,又或是直接跑到医学院毛遂自荐担任教授之职,就好似他们曾经的抵抗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对于赵俊臣本人而言,杏林的这场抵抗并不是什么大事,不仅是早有预料、也早有布置,而且杏林医生的抵抗力量也是极为微弱与分散,根本没必要耗费赵俊臣的任何心思——实际上,赵俊臣也并没有亲自出手处理杏林医生们的这场抵抗,负责这件事情的人至始至终都是张玉儿,赵俊臣只是事后顺口询问了一句结果罢了。 在赵俊臣的眼里,相较于杏林医生们的“激烈抵抗”,这家医学院的创建本身才是一件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是购地盖房、招收师生、收集医书、购买大量药材器具之类的繁琐事宜需要赵俊臣逐一过问,而且这家医学院的运转章程也需要赵俊臣亲手制定,不论是学校纪律、师生考核、课程安排、教学手段等等,皆是离不开赵俊臣的心血投入——章德承与温采宁二人固然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医,但他们完全不了解后世医学院的运转情况,这个时候也只能稍稍为赵俊臣提供一些建议罢了——也正因为如此,章德承与温采宁二人如今对于赵俊臣可谓是钦佩至极,也完全对赵俊臣马首是瞻了。 而最重要的是,赵俊臣对这家医学院抱有极大的期望,甚至还希望这家医学院能够成为中华现代医学的开端与象征! 据赵俊臣所知,西方古医学原本要比东方古医学落后很多,最为主要的医治手段就是“百试不爽”的放血疗法,但最终西方古医学却是率先完成了理论构建、蜕变成了现代医学,而起因就是西方率先允许医生们合法解剖尸体,让西方医生们逐渐了解到人体奥秘,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东方医学逐渐变成了落后于时代的产物。 所以,赵俊臣也希望这家医学院能够拥有合法解剖尸体的资格。 而这件事情,才是真正的困难。 考虑到这件事情的风险与后果,赵俊臣也曾犹豫了许久,只觉得自己一旦是推行此事的话,就必然是收获与风险不成正比,可谓是得不偿失,但出于穿越者的历史责任感,赵俊臣还是咬着牙去做了。 当然,赵俊臣的这个决定,也同样是有权术方面的考量。 * 赵俊臣为医学院投入了这么多的心血,自然是无比重视。 这一天,早朝结束之后,赵俊臣依然是没有前往文轩阁处理公务,而是乘坐马车赶到了京城以南,那里正是医学院的建址,打算亲自主持医学院的开幕仪式。 不过,在前往医学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