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皆为正义(一).
> 从表面上来看,朱和坚刚刚才拜了王保仁为师,表面上也是政治同盟,竟然有大量计划瞒着王保仁,也确实不占道理,所以朱和坚必须给王保仁一个解释。 这一关并不好过,稍有不慎就会让朱和坚与王保仁离心离德。 一旦是失去了王保仁的支持与协助,朱和坚就更难应付周、赵二党的后续攻势,说不定就要满盘皆输。 但幸好,朱和坚也早就准备好了应付王保仁的手段。 * 此时,听到王保仁的意有所指之后,朱和坚当即是面现犹豫,似乎是依然不愿意向王保仁坦白一切。 王保仁见状之后,倒也没有表现出更多恼态,依然是笑吟吟的满是善意,道:「若是殿下不愿明说,那也就罢了,老夫知道殿下必然是有自己的难处与考量,但……如今南京局势异常复杂,若是老夫完全不知晓殿下的后续计划,恐怕就会无法默契配合,说不定还会无意间帮倒忙、扯后腿,最终也很可能会坏了殿下的全盘大计,让周、赵二党女干邪得逞女干计,那就不好了……」 这一番话,已是隐含威胁之意。 但朱和坚依然是面现犹豫,似乎还是不愿意坦白交代自己的所有机密。 王保仁终于是眉头一皱,又缓缓道:「还有一件事情……老夫受陛下看重,被委任为太子太师,不仅有教导储君之责,对于太子废立之事也有表态之权……而最近这段时间,朝野各方风起云涌,不仅是南京局势诡谲,京城那边亦是乱成了一团…… 首先是衮衮诸公们为了赵俊臣辽东之行的功过赏罚而争议不休;然后是陛下的几项旨意遭到了吏部尚书宋启文的坚决反对,相互间争锋相对不断;而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太子遭到陛下软禁,储君废立之事也正式提上议程…… 就在三天之前,老夫收到陛下的一封密旨,不仅是向老夫询问南京局势的变化详情,也向老夫询问了储君废立之事的意见……譬如是现今这位太子殿下是否应该废黜、又譬如诸位皇子与藩王的品性与能力,还有就是七皇子殿下在南京境内的具体表现……」 说到这里,王保仁表情犹豫,似是深为苦恼:「老夫收到密旨之后,就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也担心自己的意见有错漏与偏颇之处、误导了陛下 的判断,所以就迟迟不敢回禀陛下……却不知,七皇子殿下认为,老夫应该如何回禀陛下最为合适?」 王保仁的这一番表态,所隐含的威胁之意更重,意思是如果朱和坚不愿意向自己坦白底牌与隐秘,自己不仅会「无意间」破坏朱和坚的南京布局,更还会改变立场、不再支持朱和坚接任储君之位。 朱和坚并不担心王保仁的这些威胁。 在朱和坚看来,储君废立之事大势已成,王保仁的意见根本无法影响最终结果,德庆皇帝向王保仁询问意见也只是出于惯例罢了,以德庆皇帝的性格,实际上并不会真的在乎王保仁的意见。 更何况,并不是只有王保仁与德庆皇帝保持着联系,朱和坚也经常收到德庆皇帝的密旨、向德庆皇帝呈送密疏,并不惧于王保仁向德庆皇帝说自己的坏话。 至于南京局势,则是过于复杂诡谲,各方势力皆有不同算计,变数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别说是王保仁了,只怕是就连周尚景也难以洞悉全局,而且朱和坚又向王保仁隐瞒了自己的核心计划,这般情况下王保仁就算是想要拖后腿、帮倒忙,大概率也是无从下手。 不过,朱和坚依然把王保仁视为一个可以利用的助力,未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王保仁出力协助,待双方利益绑定之后也有机会变成真正的政治同盟,所以朱和坚也不愿意与王保仁交恶。 当然,出于各种考量,朱和坚依然不打算向王保仁全盘托出自己的所有计划。 这样一来,不仅要继续向王保仁隐瞒自己的真实计划,又要妥善应付王保仁的纠缠与追问,还要平息王保仁的心中不满……应该如何做? 答桉很简单,那就是让王保仁主动放弃追根问底、探究真相。 而想让王保仁主动放弃追根问底、探究真相,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事。 王保仁乃是一个官场老手,他必然是明显一个道理——难得湖涂。 有些时候,知晓真相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些事情,也是内情知晓越少越好; 有些情况,懵懂无知反而是对自己的最佳保护。 于是,在王保仁的审视之下,朱和坚犹豫良久之后,终于是再次开口,却又话锋一转:「老师,您如何看待「不择手段」这个四字?若是为了朝廷社稷、若是想要天下行善、若是别无选择,行事之际是否可以不择手段?」 王保仁老眼一眯:「世间诸事之运转,皆有规矩与惯例,而这些规矩与惯例之形成,乃是兼顾了各方各界的利益考量……而所谓「不折手段」,实际上就是做事之际坏了规矩、违了惯例,也就损害了各方各界的长期利益、不利于全局之稳定,所以……一旦是行事之际不折手段被外界发现,就必然会遭到各方各界之忌惮与反弹。」 王保仁的这般回答很有趣,只是说被发现之后「会遭到各方各界之忌惮与反弹」,却没有明确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