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垂死挣扎.
……
……
若是朱和坚可以更早发现周尚景的真正计划,他现在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制定一个翻盘计划。
但很可惜,朱和坚终究是后知后觉了,猝不及防、毫无预案。
虽然朱和坚在仓促间也迅速想到了几个粗略计划――譬如是利用宋家家主宋承仁目前正在受到锦衣卫软禁的事情,以宋承仁与宋家的身家性命为要挟,暗中胁迫周尚景退让妥协,又或是寻找各种理由坚决不同意宋继诚所提议的重启南京六部之事,等等等等。
只可惜,这几项计划或者是后患更大、必然会引起剧烈反弹,又或者是过于简单直白,必然是被周尚景提前猜到,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效果,所以很快就被朱和坚一一推翻了。
所以在理智,朱和坚很清楚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做――向周尚景全面妥协,似乎已经是自己目前的唯一选择。
就在朱和坚大脑急转、在短短一瞬间内想明白了周尚景的真正计划与自己的目前处境之际,宋继诚则是依旧在滔滔不绝的大声演讲,向在场所有听众反复强调重启南京六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近段时间以来,南京城内乱象不断,不同衙门分庭抗礼、各自为政,百姓们亦是人心惶惶、怨气沸腾,选择这个时候再启南京六部、恢复南京六部权责,不仅是可以理清我们缙绅与皇庄势力的矛盾是非,也可以帮助南京官府分担压力、更快平息朝野之动荡……”
说到这里,宋继诚话声一顿,却发现自己的提议竟然没有引起任何反应。
首先是皇庄势力的几位辩论代表,皆是震惊于七皇子朱和坚刚才主动认输认错的表态,这个时候也皆是目瞪口呆的盯着朱和坚,想要窥探朱和坚的真正意图,根本顾不回应宋继诚的提议。
然后则是缙绅势力的几位辩论代表,他们刚刚才就因为随意插话而被宋继诚直接表达了不满,这个时候或者是心存怨气,或者是记住了刚才的教训,同样没有急着开口。
至于在场围观辩论的诸多观众,则多是身份高贵的南京朝野贤达,又或是前途无量的南京国子监年轻杰俊,如今七皇子朱和坚、内阁首辅周尚景、太子太师王保仁这几位大人物皆是在场,观众们自然也要注意形象,不敢表现浮躁,也不敢随意大声鼓噪。
发现自己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竟然冷场之后,宋继诚心中不快,对于己方的几位辩论队友更为不满,认为这几人虽然皆是自诩当代大儒,但实际则是愚笨如猪,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分辨形势也不懂,不该他们说话的时候皆是急着插话,该他们表态的时候却又纷纷呆若木鸡。
心中鄙夷之余,宋继诚表面则是恢复了一贯以来的谦逊温和,转头向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询问道:“几位前辈,你们对于晚辈所提议的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是否有所赐教?”
另外四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虽然也都是江南境内缙绅阶层的大人物,也一直都是“周党”的鼎力支持者,但他们远远谈不是周尚景的心腹,也根本没有机会知晓周尚景的真正想法,他们这个时候不仅是完全不清楚周尚景的全盘计划,甚至也不知晓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收权计划。
所以,对于宋继诚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这几人也并不知晓其重要性,皆是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他们也看出来了,宋继诚刚才态度格外强硬,所以这项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极有可能乃是出自周尚景的授意,所以他们稍稍思索片刻之后,就陆续表达了支持态度。
更何况,此前的辩论过程对于这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而言不利,可谓是当众现眼,所以他们也急切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尽快结束这场辩论,事后也可以厚着脸皮表示自己绝对没输。
“老夫也认为,把缙绅与皇庄两方势力的冲突交由南京六部负责处理,更为合适……”
“宋贤侄所言有理,南京六部被架空许久时间了,也理应重启它们了,正好可以为近期之乱局分担压力……”
“南京六部近年来固然是纰漏不断,犯下了不少错事,但就这样一竿子打死他们也不好……”
这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当然是盛名难副,只是仗着家世与资历,才受到了同类热捧、赚得了“江南大儒”的名号,但他们的影响力与家族势力依然是实打实的。
眼看着这几人纷纷表态同意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朱和坚愈发急了,担心重启六部之事将会因为这几人的表态而形成定论。
于是,朱和坚连忙出声反驳:“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暂时并不现实!姑且不谈南京六部前段时间所引发的诸多民愤,而且我与南京各界贤达联名弹劾南京六部的奏疏也已经送往京城,目前尚未收到父皇的圣意回复,更不清楚朝廷中枢对于南京六部的具体态度,这般情况下重启南京六部,是否有轻慢中央之嫌?更何况,南京六部的尚书们现在皆已经身负罪名、受到软禁囚禁,正在等待朝廷发落,南京六部也是群龙无首,又如何有能力协助南京官府平息城内乱象?恐怕就是添乱罢了!”
说到这里,朱和坚突然间话锋一转,又摇头叹息道:“京城与南京实在是相隔太远了,消息传递也需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