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投效
认真分析一下现在的拜占庭人应该找谁做靠山,其实奥维尔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希腊本土的勋贵们对殖民地城市有种歧视心理,而且现在也在罗马人治下自身难保,显然是不太能靠得住。
元老院的元老们从容而有余裕,因为和希腊勋贵们合作的很好,未必就能重视拜占庭人的投效,哪怕君士坦丁远道而去罗马城投靠元老们,也未必就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成为元老和这些人平起平坐。
日耳曼行省或者东方行省的军官们也算是个选择,不过他们在中央的话语权还不够大,也未必就需要拜占庭人的投靠,东方行省的总督穆其努斯无意于政治专心保卫国家,而高地、低地日耳曼军团的两大指挥官一个是皇帝的人,另一個则是典型的政治投机者,综合算起来投靠这些人还不如直接投靠皇帝去。
而要是直接投皇帝,人家肯定看不上自己这几百号人的投效,顶多稍微客气一下,就算能达成目的,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行。
要么投靠现在的执政官蒂雅,要么投靠奥维尔,君士坦丁认定一件事情:投靠蒂雅的话,顶多就是进入禁卫军系统或者像平常官员那样正常升迁,时间太长而机会太少。反而是奥维尔这边,因为现在正在埃及做总督,埃及的局势又不太平,能给他提供快速晋升的阶梯,与此同时拜占庭这座中大型城市也能给埃及的奥维尔提供各种方面的帮助。
两方之间不是单纯的祈求—赏赐的关系,而是一种互惠互助的关系,显然比前者要更为稳固也更为靠谱一些。
综合考虑之后,君士坦丁决定借此机会投靠奥维尔这边,希望能得到快速的升迁提拔,以此在帝国高层之中站稳脚跟,对他这种想法,奥维尔觉得无所谓还能接受。
反正是互惠关系,双赢的事情,对方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太正常了。
像现在这样,君士坦丁直接对奥维尔道明来意,反而会让奥维尔感觉放心一点,话说明白了反而没什么问题。
不论弗拉维皇室本身还是奥维尔自己都根基过浅,有名门望族过来投效,于情于理都应该重视一下,奥维尔对君士坦丁的投效表示欢迎。
“任何人都有追寻荣誉和权力的机会,我答应给你这个机会。因为一些中央政治上的问题,恐怕我一时间也不能继续扩大我的直属军队,可能我会安排你进入重新组建的埃及军团。
名义上你会接受埃及国王克里奥佩特拉的调动,实际上我保证你的晋升机会和历练机会不会少。现在埃及军团刚刚准备重新组建,如果你在这时候进去的话,只要能力得到检验,之后应该能直接担任大队长或者类似的位置,综合来看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君士坦丁略一犹豫,还是答应下来:“没问题,全听您安排,我具体应该怎么做?”
换其他人他估计得挣扎一阵子,因为埃及军团大概相当于附庸国军队,重要性远不及帝国直属军团,从晋升潜力来看肯定还是“自家人”高一些。
但一来奥维尔名声不错一直都做到了言而有信,二来他也理解奥维尔的情况确实很尴尬。
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来说,在帝国境内,指挥统帅的军队数量一旦超过两个军团,那么指挥官就应该担任过执政官。
奥维尔担任过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行省总督而已,离执政官这种还差的很远,在这方面是不合规矩的,元老院那边因为这件事情,对奥维尔有意见的人其实不少。
除此之外,埃及作为一个和平行省,平日里要应对最棘手的敌人无非就是南方的努比亚人,他们对北上侵略埃及的兴趣其实不大,充其量算是芥藓之疾。
也正是因此,罗马人甚至都没有派军团到南方边境去驻扎,埃及人自己就把事情处理好了,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很多,罗马人在埃及的驻军更大程度上是负责维稳和威慑的,在很大程度上现在的三个军团都很富裕了。
再花钱养军队会被怀疑动机,而且也真的没多大必要,君士坦丁提前做了功课,对这些事情挺理解,所以没多抱怨,痛快接受了奥维尔的建议。
奥维尔思虑之后吩咐:“这样吧,我给你一封推荐信,你拿着信回头去找克里奥佩特拉,回头你会跟着我们一起回埃及。”
君士坦丁点头答应下来,奥维尔也很快叫人取来笔墨,将事情简明扼要写了下来,让君士坦丁回头交给克里奥佩特拉即可。
如果是对权力跟权威看得很重的那些国王,恐怕不会这么痛快接受奥维尔的建议,这在他们看来是罗马人想要把手伸进军队的危险举措,而克里奥佩特拉则不然,她对奥维尔的决定一般不会提出意见,特别对军事相关的事情就更是如此了,她看到个结果就行,或许对结果本身都不是多在乎的那种。
-------------------------------------
奥维尔和克里奥佩特拉的舰队大概在雅典停留了三天,对于奥维尔来说,这几天算是过得预料之中而且有条不紊,没有什么意外情况。
他在雅典这边没什么朋友,主要就是谈生意跟考察这种事情,他亲眼观察了一下希腊行省的大概情况,觉得局势确实是不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