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百分之三十五的收益分配
回到京城后,秦小壳暂且搬去与助理方咏棠一起住了,等秦克两个回国后再搬回来。
而秦克和宁青筠更加忙碌起来,两人几乎放下了其余课题,一心扑到EDA课题上。
接下来又要出国近十天了,两人都抓紧时间,完成手头上的EDA课题工作,以及做好后续的研究工作安排,避免因为两人的离开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进度。
秦克负责的依然是各個子模块的框架规则编写,兼每周的详细研发计划,宁青筠负责的是工程库的高级算法编写,不过现在她也尝试着写出算法的思路,然后交由给许清岩的团队来细化完善。
现在许清岩的EDA团队已越来越适应秦克与宁青筠的思维风格了,部分水平较高的算法工程师,甚至可以根据宁青筠写出来的算法思路,完成工程库里的部分算法工作。
至于各个子模块的规则细化工作,也不需要秦克再二次检查修正了,可以直接交到青柠智能编程进行代码编写。
总体来说,只要按着目前的进度表稳步推进,九月初推出功能完善的测试版是不成问题的。
最激动人心的是,近来国内的芯片晶圆厂先后传出好消息,一个是7nm的GPGPU(图形处理器)芯片已成功研发并进入了小批量生产,另一个是研发的基于“Fi N+1”先进工艺芯片的流片和测试都成功了,这宣布了国内已具备了准7nm芯片的研发制造技术。
当然,后者只是流片而已,代表在实验室拥有这样的制造能力,距离真正的量产和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而且从技术指标来说,确实也只能算是准7nm,主打低功耗,与国际主流的7nm芯片还有35%左右的性能差距。
但对于许清岩这个EDA课题来说,这些依然是值得庆贺的消息,许清岩已火速打了申请报上去,要求获得这两款7nm芯片的测试数据,以完善手头上的EDA。
EDA涉及到工艺仿真,这一块需要海量的数据作为验证,此前EDA团队手里只有国内几个晶圆厂提供的14nm芯片测试数据,EDA的适用模块库里也只能对14nm及以上工艺的芯片进行工艺仿真。
若是后续有了7nm的测试数据,就能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在适用模块库里加入7nm芯片的工艺仿真模块,就能一举将国产EDA的适用范围推广到7nm及以上工艺的芯片设计,而且能同时适用于GPU、CPU的设计!
为了尽早拿到数据,秦克还特意打了电话给杨伯伯,说明这些数据的重要性,请杨伯伯想法子加快审批流程。
杨伯伯哪想到秦克加入的这个EDA团队的成果如此逆天,听到他描绘的蓝图后,当场就拍板了,等秦克和宁青筠从米国拿了柯尔数论奖回来后,就一定能看到这些数据,而且还表示会全力支持EDA团队的研发工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唯一的要求就是,十月前要能看到功能相对完善的EDA测试版。
难怪杨伯伯如此激动,国内进行EDA课题攻关的科研团队其实有几十个,许清岩的团队不过就是其中相对重点的课题组、有较多的原花瓣工程师加入罢了,其余同样申报了这个课题的科研团队,也一样有同样的花瓣半成品EDA及配套资料。
但大半年过去了,烧了天文数字的经费,那些团队的研发进展依然缓慢,只有一丝丝的突破,而且是仅在部分细分领域有了小突破,根本无法完成芯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全流程。
现在听到秦克和宁青筠以“Q先生”身份带领着的EDA团队,只要数据到手,就有把握在近期内实现7nm芯片的全流程设计,杨伯伯哪里还能坐得住?
如果这样的全流程EDA真能研发成功,哪怕只适用于14nm的CPU,都能让他在年终的全国报告大会上抬头挺胸、意气风发地作为全年工作亮点成绩,高声念出来了!
挂断了与秦克的通话后,杨伯伯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圈,想到两人后天就要出国了,他又有些放心不下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沉思了良久,终于用加密线路打个电话,以极尊敬的语气汇报了几句……
秦克并不知道自己与杨伯伯通话后,自己和宁青筠这趟出国的安保等级很快就悄然地调高了两个级别,更不知道无数的人在背后为了他俩能平安出国、平安返回而彻夜忙碌个不停。
他结束通话后正要继续编写EDA项目组的细化计划,却意外接到何良傅教授打来的电话。
“秦克,还在学校吗?”
“是的,在我们的数学实验室。”
“我过来找你们。”
何教授做事有股雷厉风行的劲儿,十几分钟后,他就敲响了青柠数学研究实验室、也就是“小窝二号”的房门。
何教授带来了好消息,他手头上的两个国家级科研课题都已在走结题报告的流程了。
而这也真的只是一个流程罢了,两个课题的结果是如此的优秀,远远超过了原本的课题合格线要求,甚至有机会被评为年度优秀课题。
“秦克,宁青筠,这两个课题都会产生专利,到时专利申请下来、很可能会有扣除各种费用后的授权收益,按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