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个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文明现状的答案!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个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文明现状的答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秦克召集全世界的优秀科学家召开“万人科学家大会”、共同研究细化“星球防护罩”项目详细设计方案之时,这个世界并非就一片和平安宁。

因为地日距离的变化,星球本身的磁场混乱,内部能量的不平衡,使得全世界仍旧处在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异常状态。

正如老陶陶折轩所言,如果看到世界各地汇总报告过来的灾难现场照片,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啊,原来真的快要世界末日了”的沮丧与绝望感觉。

火山喷发、小型龙卷风、冰雹、寒潮、洪涝、山洪、干旱、霜冻、酸雨、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特大雷暴,新西兰的某地甚至出现了直径超过10米的超大型球状闪电,摧毁了半座发电站,又引发了大火,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去年北半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几乎被冰封住之时,南半球则要么是暴雨洪涝,要么是干旱赤地,非洲地区还爆发了极罕见的严重昆虫灾害,蝗虫铺天盖地的照片让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尤其是蝗虫蔽天,所过之处草木叶被吃光,更是使得原本就缺粮的南半球差点出现了粮食危机。

之所以说是差点,是因为当地大量种植了完美型沙漠红薯,这种红薯叶子散发出的味道很独特,除了蜜蜂蝴蝶等少数昆虫不受影响外,其他昆虫都会天然畏惧或者厌恶。这使得种植了完美型沙漠红着的地区幸运地逃过了蝗灾,也替非洲地区保留下了最后一丝粮食的元气。

非洲很多国家的报纸都报道了“完美型沙漠红薯”这种易种易打理高收成又不受虫害的神奇作物,称之为“来自东方国度最神圣的馈赠”,不少人向着那片沙漠边缘的绿色生命区域顶礼膜拜。

总的来说,各地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了不少的恐慌与混乱,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这也是世界各国在秦克提出需要工业机器人时,都纷纷全力支持的缘故。在这样的天灾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独善其身,为了共同的生存课题,全世界只能放下彼此成见、众志成城,为旧麻烦寻找到新答案,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寻找到一条“活下去”的路。

而通向这条生存之路的领路人,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才25岁、却已登顶数学之神与物理之神双重神格的夏国院士秦克。

是的,尽管很不可思议,放在十年前估计没任何一个人能预料到,人类化解世界危机的希望,竟集中在一个年仅25岁的青年科学家身上。但在现在,这基本上已成为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共识。

如果说以前这只是各国气象中心的“共识”,现在“世界万人科学家大会”里多名顶级专家们的集体认可,更是使这个“共识”成为了科学界几乎无人质疑的“共识”。

——这里说的“几乎”,是因为秦院士坚持“星球防护罩”项目最终由人工智能全面自动化控制,这点让部分科学家依然心有疑惑,保留着自己的意见。毕竟现在的“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什么层次什么级别,这些顶尖的专家很清楚,很难放心将人类的未来交托到依然未真正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上,哪怕提出这个计划的是那被称为“科学之神”的秦院士。

闲话不提,现在秦克的工作重心放到了主持“世界万人科学家大会”以及“星球防护罩计划”上,但各国气象中心监测到的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灾害,依然会每天报告汇总到秦克的流体力学实验室,以便于秦克团队能进一步提取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优化极端气候灾害预测大模型,不断提高灾害预测的覆盖面与准确性。

现在全世界极端灾害的分析预测工作,依然由秦克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团队及“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来负责。

只是由于秦克的精力有限,团队主要关注的还是各种极端气候灾害,对于地震、洪涝、山洪、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研究并不算深入,秦克便让各国气象中心集结起专家团队,分别加大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的预测。

较之以往单个气象中心同时研究几十种自然灾害,现在得益于秦克的“串联”作用,使得每个气象中心的研究团队只需专注于一到两个自然灾害的研究,而且能拿到全世界过往的相关研究资料、监测数据,研究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出团队合力来。

欧洲气象中心研究实力最强,主要负责的是地震这个研究方向,海岸线漫长的米国气象中心则负责海啸的研究。

此时秦克手里拿着的报告,就是欧洲气象中心的地震科研团队发来的。这个团队不只包括原本欧洲气象中心的科学家,更汇聚了整个欧洲各大高校、研究机构里最优秀的地震工程学家、地震动力学家、地质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大量的数学家,可以说是象征了欧洲科学界有关地震研究的最强大力量。

现在这个团队判断出极可能出现三处6.0震级的地震,秦克还是很重视的。

他原本在去年八月经历过远州地震时就想着抽出时间来专注于地震预测方向,只是后来找到了北极出现极端气候现象的原因并预测到“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再三考虑后觉得“小冰河时期”这个涉及整个北半球的大规模极端气候灾害应对更加重要,才放下了地震预测的研究,将之交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