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热销(二更)
不是学子们容易动摇, 实在是这宣传语写得蛊惑人心。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那是只有达官显贵家的子弟才能上的学校,寻常子弟若是想进国子监,无不是学问出众,方才有机会被接纳。国子监推荐的东西, 能是不好的?况且这本书还是国子监祭酒孙大人主编, 对于读书人来说更添了一重信任了。
当即便有人出来向掌柜的伸手:“可否给我先看看?”
掌柜的求之不得。
书一到手,周围所有人便都伸过头来。
一看扉页, 确实写的是国子监祭酒孙大人主编, 下面几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的,别的不说,单单就是傅朝瑜的名字便已是如雷贯耳了。
今年京城的几件热闹事儿似乎都是与他有关。人家不仅能写文章能打马球, 更是国子监的头名,孙大人携这几位编成此书, 里面的文章定不会差。
事实也的确如此。
虽然书名通俗,但是翻开第一篇文章后,众人便接连拍案叫绝。
策论题下面注的是太祖二年的进士科举题, 进士题是真是假他们无从得知,毕竟那一年的科考他们也不清楚, 但是底下的几篇文章写得真叫一个出彩。
首篇也不知道是谁写的,行文流水气势恢宏,再往后翻,后面几篇各有不同,笔风不一,看着便知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风格太过鲜明了。
每一篇写的好的段落旁边另有小字,写着国子监祭酒批注云……
批注扎实详尽。众人看过之后豁然开朗,若是叫他们写评语, 肯定不能像孙大人一样句句说在点子上。
不愧是国子监祭酒,夸人都能这般妙笔生花。
可让他们感兴趣的还是后面,每一篇策论题的后都有注解,包括如何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便是对策论一无所知的人看到这些分析也有一两分了然,更惶论本来就准备科举入仕的学子了。
看到这篇分析,众人都激动起来,正想再往下翻,忽然发现翻不动了。再一细看,发现后面的内容都被粘了起来。
这……?
掌柜的立马表示:“后面的内容暂且不做展示,诸位若是想看后面的内容,可以买一本带回去细看。”
为首的学子问道:“后面的文章都是如这般精彩吗?”
“那是自然!”看过整本书的掌柜的对此格外笃定:“即便你们不信我,也得信国子监、信孙大人。这可是孙大人带诸学子耗时一年之久才写成的,为的就是造福广大学子,兴文教之风。孙大人的一片苦心岂可辜负?我也不妨再说得细致些,这后面还有几道模拟题,都是孙大人他们精心编制的,诸位若是看完了有所感触,可以对着模拟题做一做,便当是提前尝试进士科考试了。”
掌柜的话音才落,便有人急不可耐地抬手:“我要买一本!”
后面的人不甘落后:“我们也要买。”
这样好的书,若是别人都看过,他们没看,岂不太亏了?
对于读书人而言,此书诱惑实在太大。先不说后面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模拟题,单单就是前面的文章便足够他们学习数月。
寻常学子想求得一篇好文章简直比登天还难,而这本书里的文章竟然都有批注,还是国子监孙大人的批注,方才他们仅看过前面四篇便受益良多。
人都有从众效应,当第一个人出钱买书之后,后头的人便都被带动了起来。
这日,几家大书铺里的人都没断过。实在是那宣传语写的过于标新立异,简直赚足了眼球,但凡是从书铺里面路过的,都忍不住细瞧一番。
书不算贵,身上有余钱的便买上一本;没有余钱的也能同朋友合力买一本,凑在一起研读。
不少人当日将这参考书买回去之后,便将自己关在家中闭门苦读。
那位掌柜的所言不虚,后面的文章依旧精湛,总结归纳的也恰到好处。对于临门一脚的人而言,这书里的一切都是他们最需要的。
有些人没有好先生,便是一辈子苦读也摸不到窍门,可瞧了这本书后,不少人竟有一种顿悟之感。
原来文章还能这样写。
原来文章与文章之间风格差异竟如此悬殊。
原来不论哪种风格,只要用心雕琢都能写得出彩。
可惜书上并没有写哪一篇究竟是谁所作,他们也分不清谁是谁。倒是有一些常看《国子监文刊》的,一眼便看出了几个熟悉之人的文风。
后头的模拟题,与前面的策论题一脉相承,都是一个路数。
众人望着有些跃跃欲试,带他们学完,一定要将这些策论都写一遍。
翌日,议论这篇新书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且有些门路的人甚至已经偷偷打听过了,那书里面历年的科举题竟然都是真的!
国子监一点儿都没掺假,他们不仅把这些年的考题给收集了起来,甚至还大方地与众人分享。
这是何等的胸襟!
就连崔狄都跟着买了一本书,教小皇子的空挡抽空看一看。
他一眼便知道,什么文章是傅朝瑜写的。
刚好得了休息的周景渊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