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那宽厚结实的背肌,构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而每个人的背上均烙印着“精忠报国”四字,象征着他们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林小风的声音破空而出,宛如雕凿金石的裂帛之音,振聋发聩,激荡在空气之中:“操演继续,务必精准无误!”那群肌肉虬结的壮汉闻声而动,瞬息间重整旗鼓,踏出的步伐犹如精密仪器般同步,那阵势宛如千军万马铁甲碰撞,场面壮观至极,足以激发任何人的热血沸腾。靖江帝侧首转向身边的老臣古达基,眉宇间带着询问:“这批兵士的整体素质究竟几何?”古达基闻问,毕恭毕敬地拱手一揖,声音平稳有力:“陛下,这批兵士确实在军纪上表现出色,但正如林大人此前所提,他们尚未经受过战场烽火的洗礼,单靠目前的步调与口号,无法全面评判其实战效能。”
林小风含笑解答:“其实计划并不复杂,你到了那儿不会有丝毫危险,我已经在离京前派人先行筹备造舟事宜,你只需负责监管施工进程即可。至于生活方面的琐事,我也已细致安排妥当,你大可不必有任何顾虑。”杨白溪惊讶地询问:“为什么要造船呢?”林小风提到了汉江王叛逃海外一事,表示朝廷正亟待缉拿,但因靖江水军力量薄弱,加上海外各国尚待开发探索,急需组建航船队。林小风之所以选择杨白溪,正是看重他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品性,足以胜任这项重任。
靖江帝接见众臣,林小风恭敬地上前行礼,准备汇报已审讯陆印生的具体情况,并预备遵从皇上的旨意行事。靖江帝微笑示意他坐下,温和地询问是否有重要事情要报告。林小风起身高声回报,靖江帝轻轻摇头,笑容中夹杂着几许包容与宽容,轻声道:“不必如此大声,我就在这儿安静地倾听你的陈诉即可。”
杨白溪深受感动,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袒露自己对为官之道的困惑。林小风哑然一笑,坦言自己也并无什么深邃的为官秘诀,只能分享一些实践经验。林小风问杨白溪如何看待治理百姓的方法,杨白溪回答:“以德服人”。林小风纠正了他的观念,直言为官之道在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进步繁荣,简单来说,就是“解决纷争,引领人民迈向富庶”。杨白溪听完这番话,脸上绽放出释然的喜悦,恳请林小风能传授更多为官的经验和心得。
为了验证器械训练的实际效能,林小风提议举行一场卧推动作的较量。古达基身边一名自诩臂力过人的校尉主动请战,其信心满满,气势如虹。林小风深知器械的重量并非肉眼所能准确评估,便善意提醒校尉需审慎对待。梁焕坤也在旁边耐心指导,反复强调器械采用的特殊工艺使其看似轻巧实则沉重无比。然而,校尉对此嗤之以鼻,坚持声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举起。梁焕坤多次劝解无果,校尉一意孤行,强行尝试卧推,结果不幸挑战失败,器械重重砸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震慑全场。
林小风燃起了众人的热情,他鼓舞大家:“你们都有无比光明的未来!”他问众人今后将如何行动,众人高声回应:“加班!”林小风振臂高呼:“谁说一代不如一代?你们都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于是,众人自发决定加班,林小风欣慰地看着这一幕,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前方操练如火如荼,梁焕坤的口令如同雷霆万钧,誓要在靖江帝面前展现无可挑剔的演练。队伍行进如行云流水,之前还在窃窃私语的老臣们此刻都不由自主地收敛起轻蔑的态度。靖江帝在细密观察中愈发认定,这支队伍无论在体格素质还是军纪执行上,都堪称一流,无疑是精锐中的精锐。
古达基略感尴尬,却不甘示弱,他坚定地陈述:“陛下明察秋毫,即便军纪严苛,倘若未经血与火的考验,也无法判定他们是否具备真才实学。卑职愿亲身与他们对决,以此检验他们的实际战斗力。”靖江帝饶有兴致地注视着林小风,微笑着问道:“林爱卿,你意下如何?莫非你的部下会对实战考核有所畏惧不成?”
项协宏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悻悻然离去。
正当靖江帝即将就演练效果给出评价之时,演练场上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景象:梁焕坤身手敏捷,巧妙地避开了对手的猛烈攻击,旋即反击,出手迅猛如电闪雷鸣,一式刚劲有力的排云掌直指对方要害,那股狠劲,令全场人为之震惊,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林小风见他有所动容,便继续道:“做官的人,不能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遇到问题,要敢于面对,敢于解决。不能一味地遮掩,否则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就像那人际关系的矛盾,若不及时解决,怨恨只会越积越深。为官者,既要审时度势,又要明辨是非。既要尊重民意,又要符合上级的意愿。这样才能在官场中立足。”
靖江帝目睹此景,不禁频频感叹,而林小风借此时机再次向靖江帝请罪,承认自己私自练兵之过。靖江帝被林小风的赤忱之心深深打动,盛赞他是国家的支柱与脊梁。李德贤等老臣内心深处对林小风的远见卓识颇为钦佩,林小风却愈发低调,声称自己不敢接受如此崇高的赞美。
项协宏面露羞愧之色,而后又胆怯地提起关于记者们接下来的工作调度及薪酬待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