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有人会对这样的食物感到惊讶或不满。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已经是最美味的食物了。
李凌珏叹了口气说道:“算了算了,弘里啊,你就别问那么多了。客随主便吧,快点吃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劝解。
…………
皇宫的暖阁中,檀香袅袅,光影斑驳。林小风身着青色官服,如松般挺立,手中握着一卷厚厚的奏疏,上面记录着安源府伏虎山山匪的详细情况与常冶源的剿匪策略。他微闭双眼,心中默念着奏疏的内容,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此时,靖江帝正忙于审阅奏章,眉头紧锁,似乎对当前的朝政有着诸多不满。林小风静静地站立在一旁,等待靖江帝闲暇之时再行禀报。
终于,靖江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抬头望向林小风,眼中闪过一丝询问。林小风立即上前一步,双手呈上奏疏,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靖江帝接过奏疏,轻轻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然而,他的表情却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锁,似乎对奏疏中的内容感到十分震惊。
“剿贼三策?”靖江帝的声音中透着一丝轻蔑,“王大麻子那伙强盗,藏身在山林里,这个情报两个月前就有人报告了。当时他们只有二十人,怎么现在反而变多了?”
林小风闻言,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道:“陛下,常冶源知府虽然初涉军旅,但他一直努力为安源府的百姓谋求福祉。此次山匪之患,他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日夜思索剿匪之策。然而,由于安源府近期又遭遇了水灾,百姓生活困苦,山匪也趁机作乱,使得剿匪难度大大增加。”
靖江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沉思。他抬起头,望着林小风,缓缓说道:“李秋炎,常冶源是你的门生吧?”
林小风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他尴尬地笑了两声,回答道:“是的,陛下。常冶源确实是微臣的门生。”
靖江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等朕有空的时候会仔细看看他的剿贼策略。不过,朕要提醒你的是,剿匪之事不可轻举妄动。若是处理不当,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民愤。”
林小风心中一凛,连忙回答道:“是,陛下。微臣一定会谨遵您的教诲,妥善处理此事。”
此时,白永元也走上前来,叹息道:“陛下,如今四方草寇作乱,山林里的匪徒怎么也除不尽。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靖江帝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世人都称赞我们靖江朝是盛世,但盛世之下也有隐忧。人心难测,问题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林小风和白永元听后,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靖江帝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前几天政通坊不是有上千百姓被骗的事情发生吗?这件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林小风和白永元闻言,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疑惑。这件事情在民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他们却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
白永元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这件事情在民间已经传开了。但是兵马司已经迅速采取措施,将骗子头子抓获归案,百姓们失去的钱财也已经被追回了。”
靖江帝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他反问道:“你们都知道这件事情?”
白永元和其他大臣们都点了点头,表示知道此事。然而,他们心中却都感到十分疑惑——为何皇帝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这件事情?
靖江帝见大臣们都点头表示知道此事,不禁大怒道:“放肆!天子脚下竟然发生了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我竟然不知道?!兵马司为什么没有上报?!来人啊!快去叫范思哲来见我!”
太监闻言,慌忙跑出暖阁去传达皇帝的命令。暖阁内的大臣们都被皇帝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不轻,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靖江帝重新坐下,余怒未消。他瞪视着林小风和白永元等人,厉声道:“你们这些大臣!平日里只知道争权夺利、互相攻讦!却对民间的疾苦视而不见!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向我禀报?!”
林小风和白永元等人闻言,都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罪。他们知道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任何辩解都是徒劳无益的。
靖江帝见状,冷哼一声道:“都起来吧!朕知道你们也有难处。但是作为朝廷重臣!你们必须时刻关注民生、关心百姓!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朕定不轻饶!”
大臣们闻言,都连忙表示一定会谨遵皇帝的教诲、勤勉为政、关心百姓。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直视这皇城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疲惫与不解。他长叹一声,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充满了疑虑。那兵马司未上报京城乱象尚可理解,或许是顾及皇室的颜面,抑或是另有隐情。但为何连素来以高效和机密著称的锦衣卫也未曾向他透露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
此时,靖江帝的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落在了一位中年文臣的身上。此人名叫白永元,乃是当朝大学士,儒雅端庄,风度翩翩。他站在那里,宛如一株青松,挺立在寒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