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明朝的骑兵们,犹如离弦之箭,策马狂奔在最前方,马蹄声轰鸣,尘土飞扬,宛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在草原上翻腾。阳光照耀下,他们的铠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一名骑兵都像是从古代壁画中跃出的战神,眼神坚定,无所畏惧。
而在他们身后,八旗勇士们在遏必隆的严厉督战下,紧追不舍,日夜不停歇。遏必隆,这位镶黄旗的一等昂邦章京,面容坚毅,眼神如刀,他的身影在战马上挺拔如松,仿佛是整个战场的灵魂。八旗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如同一群饿狼,渴望着撕咬对手的喉咙,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扩张疆土的机会。
一开始,两军还像是在进行一场箭术比赛,你来我往,箭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死亡的网。但很快就演变成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粗略估算,双方的伤亡加起来还没到两百人,损失看似不大。然而,因为明军直接冲进了敌阵腹地,八旗军这边的伤亡反而比明军更为惨重。这个结果,让八旗将士们难以接受,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忿怒,仿佛被烈火灼烧一般。
明军骑兵在草原上奔驰,他们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宛如一群幽灵。而八旗军则像一群饿狼般紧追不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嗜血的光芒。双方弓箭手纷纷拉满弓弦,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划破了空气的宁静。明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收起马刀,拿起弓箭奋力还击。随着一阵阵激烈的交锋声,箭矢嗖嗖地穿梭在空中,如同死神的催命符,中箭者纷纷落马,场面惨烈无比。这些骑兵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每一个士兵的倒下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要知道,步兵可以快速训练成军,但骑兵却需要长时间的人马合一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这背后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然而,明军骑兵还没跑出多远,就被八旗军追上了。八旗军的战马速度更快,耐力更强,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遏必隆作为骑射高手,有着丰富的临敌经验。他深知骑兵在追击敌人时,最佳的攻击位置是敌人的左后方。因为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持刀,反击时姿势不便,手臂难以展开。同样地,如果用弓箭攻击,则右后方是最佳位置,因为射手多左手持弓,难以射中自己的右后方。
于是,遏必隆果断下令骑兵绕到明军右后侧,满弓而发,箭如雨下。明军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他们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后续冲上来的马蹄践踏致死,永远地躺在了大明的疆土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甘,仿佛在对这个世界诉说着他们的不屈和勇敢。
此时,黄得功站在城头上,面容平静如水,但内心却焦急万分。他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战场,心中默默祈祷着明军的胜利。然而,八旗军的追杀仍在继续,他们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宛如一群幽灵在游荡。突然,一名扛旗的士兵回头望向遏必隆,指着密云城上,示意已经接近明军的火炮射程范围了。遏必隆稍作思考后,毅然决定继续追击。他认为这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机会,怎能轻易放弃?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明军虽然拥有火炮这样的重型武器,但由于距离过近而不敢轻易发射。即使发射了,也不过是些大实心弹,虽然单体伤害大但群体杀伤力不足。遏必隆也早已想好了应对明军百子连珠弹的策略。这种火弹射程有限不过二三百步远,因此只要距离城池一里远就停止追击即可确保安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战场的掌控力。
正当他准备继续追击时,意外发生了噗噗之声接连响起,八旗士兵纷纷中弹,有的呼痛掩伤,有的则不幸坠马身亡。遏必隆定睛远望,发现八十步外有五百名明军步兵正手持鸟铳齐射,每发必中,给八旗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一幕让遏必隆大为惊讶,他原本并未将这股步兵放在眼里。没想到明军竟然有如此精妙的战术:当敌军进入百步之内时,便先以鸟铳射击。然而这些步兵并未穿戴铠甲,百步之外难以对其造成致命伤害。但明军显然早有准备,他们采用了三排布阵的方式,每排间隔五步。前排士兵发射完鸟铳后立即退至后排,由后排士兵接替射击,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步兵掩护骑兵撤退的战术让遏必隆措手不及,他急忙下令停止追击并收拾残部迅速撤退到火炮射程之外以确保安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明军的敬佩和对战场的敬畏。
在步兵的掩护下,明军骑兵成功脱困并与步兵一同撤回城中。黄得功在城门处焦急地等待着他们,一见到纳兰继本就急切地询问伤亡情况和建奴的战斗力如何。继本大略清点了一下人数,面色凝重地说:“我们伤亡了一百五十多人,而建奴的损失更是远超我们。”黄得功听后有些不信,但继本却坚定地点了点头表示没有夸大其词。虽然没有首级作为证据,但将士们从不妄报战功这一点黄得功是深信不疑的。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看建奴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战马和射术,但在近身肉搏方面却不如我军。要想战胜他们就必须创造近身作战的机会。”然而他也清楚建奴骑兵众多,要想近身作战谈何容易?一旦陷入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局面,我军骑兵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到那时就只能被动挨打了。更何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