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变化。
敌军骑兵也迅速分兵两路,如同两道黑色的闪电,从左翼大军的两侧疾驰而入。他们身穿黑色铠甲,手持长枪,气势汹汹,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都摧毁。一进入战场就加速冲刺,直扑明军的右翼两侧。
巴克勇拿起望远镜一看,脸色骤变:“黄将军,敌军至少有五万之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震惊和紧张。
“中军不少于两万,左右两翼各一万五千,步兵占四成,骑兵占六成,恐怕继本和资深难以抵挡!”黄得功微微点头,但并未多言。他早已料到继本和资深不是敌军骑兵的对手,派他们出去只是为了骚扰敌人,并非要他们与敌缠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看穿了战场的未来。
话音未落,敌军骑兵已逼近明军右翼两侧。他们高举长枪,发出震天的呐喊声,仿佛要将一切都摧毁在他们的铁蹄之下。
砰!
明军右翼的步兵率先开火,战车稀疏地布置在后方作为掩护。士兵们操作着火器,对敌军骑兵进行自由射击。然而,尽管鸟铳和佛朗机比弓箭先进许多,但首轮射击的成效并不显著,只击落了几匹战马,伤了十余人。这主要是因为区域防守的兵力不足。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四溅,仿佛一片混乱的海洋。
想象一下那片广袤的战场:如果一万人横列五百米宽,那么纵深就只有二十人。如果横列一千米,纵深就只有十人了。古代行军打仗,在没有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多采用横列队形,以保持正面的兵力优势,并加强纵深防御,防止溃败。
那么,溃败是如何发生的呢?谁又会是最先逃跑的人呢?溃败往往源于不敌或恐惧,而逃跑者往往是那些未直接参战的士兵。步兵对战并非像影视剧中那样混战一片,而是沿着一条战线相持,战线两侧排列着士兵。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就顶上去。如果没有后续兵力支援,就会向敌人暴露出这里的防线已被突破。突破点越多,敌人就越可能分兵合围,将明军分割歼灭。前线的士兵往往凭借着士气和肾上腺素的刺激,不会轻易逃跑,反而越战越勇;而后方的士兵则不同,他们还未参战,只是作为观众。当前线胜利时,他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一旦前线失利,恐惧就会在他们心中滋生。意志不坚定的士兵会首先逃跑,稍微坚定一些的看到有人逃跑也会跟着跑,就连原本坚定的士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无法独守阵地,最终也会选择逃跑。一旦观众逃跑,前线就会受到干扰;跑得快的或许能逃生,跑得慢的则难逃一死。这就是猛士冲锋陷阵时面临的残酷现实!
明军右翼的布阵遵循常规,正面布置了五十辆战车,每两辆车组成一个阵地。这些战车由坚固的木材和铁皮制成,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两侧各有三辆车作为侧翼防御,一旦需要进攻就向前推进;如果遇到侧翼敌人就调整方向用战车作为盾牌抵挡。但侧翼三辆战车所配备的兵力加上后援也不过百余人而已;而冲过来的敌军骑兵却多达数千人。他们身穿黑色铠甲,手持长枪,气势汹汹,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都摧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战车平均分配到各个方向呢?或者既然物资充足为什么不多造一些战车使得正侧两面都能得到加强呢?其实大家都清楚侧翼防御较弱,但如果正面防线被突破,即使侧翼再多战车也无济于事。而且战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驾驭者,驾驭者多了在战斗中就会分散火力,降低整体战斗力。这就是战场上的辩证之道啊!在战场上,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权衡利弊,每一个行动都需要考虑全局。
“破甲锥箭准备!”明军阵中一位身披暗甲的指挥官坐在简陋的凳子上,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紧盯着敌军骑兵的动态。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放箭!”他见时机成熟便挥手示意弓手们进行抛射,因为直接平射会被前方的战车阻挡。他的手臂一挥,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弓手们迅速响应他的命令。
隐藏在步兵后方的百名弓手方阵迅速响应指挥官的命令,他们手持长弓,对准敌军骑兵所在位置发射箭矢。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准确,仿佛经过千锤百炼。
嗖!箭矢划破长空,如同死神的镰刀般向敌军骑兵飞去。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带着死亡的气息扑向敌军。
图赖,这位敌军将领,目力过人。他早已察觉到明军的箭雨袭来,但他却面无惧色。他回头看了一眼与扛旗的士兵共同调整进攻方向,由原本的侧对明军改为正面迎敌,以减少箭雨对己方的伤害。正面防御的甲胄更厚实,战马也披上了棉甲,只有正面迎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无比的勇气,仿佛要将一切都踩在脚下。
七十步嗖随着一阵密集的破空声,百余支箭矢落在了敌军骑兵之中。然而,这些箭矢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抛射的箭矢力量本就不足,加上敌军身披重甲,即使中箭也难以致命。战场上箭矢如雨,但敌军却仿佛无所畏惧,他们高举长枪,继续向明军冲锋。
图赖左手持弓在空中晃了晃,在扛旗兵的旗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