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朱翊钧回宫的时候,嘉靖正在品鉴李春芳和袁炜的青词。
这两位的青词一向颇受嘉靖喜爱,看来今日也受了褒奖,二位大人走出万寿宫的时候,皆是笑容满面。
他们出来的时候,朱翊钧正往里走,听到两人闲聊了两句。
袁炜道:“我听说李大人府里今日新来了一位幕僚。”
李春芳摆了摆手,笑道:“不过是个考不上功名的落魄秀才罢了。”
袁炜却道:“我听说,此人前些年在浙直总督做僚属,可帮着胡汝贞写过不少奏疏。那年颇得陛下赞赏的《进白鹿表》就出自他手。”
听到这里,朱翊钧顿住了脚步。
浙直总督,幕僚,《进白鹿表》,这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
袁炜这么说,就是委婉的点出,李春芳要借这位大才子写文章,讨嘉靖的欢心。
被戳破了想法,李春芳便笑得有些尴尬:“我久闻徐文长书画文章无一不通,请来京师切磋一二罢了。”
“哈哈哈哈哈!”袁炜笑得意味深长,“内阁如今只有两人,徐阁老已上疏皇上,请求增添内阁成员,李大人颇得皇上赏识。”
其实自从严嵩被赶回家,徐阶多次上疏嘉靖,希望增加内阁成员,嘉靖都没同意。
说来也好理解,当了首辅,你就开始架空皇帝,天天不许人家干这个干那个,嘉靖心中自然不痛快。既然你徐阶这么能干,那一个人把活儿都干了吧。
再者,徐阶推荐的,自然就是他的人。嘉靖对人选不满意,当然不会允许充入内阁。
所以,内阁想要增加人手,不是不行。但要找到既让徐阶满意,又要嘉靖满意的人选并不容易。
现任礼部尚书李春芳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他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他同科的人有张居正、杨继盛、凌云翼、王世贞、殷士儋、汪道昆、宋仪望、殷正茂等人。
而李春芳是鼎甲第一,那一科的状元。
从储君侍讲,到抗倭名将,再到水利专家、文坛领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众多领域,阵容豪华,能人辈出。
以后世眼光来看,纵观整个科举历史,嘉靖二十六年这一榜,仅次于有着“千年第一龙虎榜”之称的北宋嘉佑二年科举。
宋仁宗曾在皇后面前评价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说:“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而多年之后,李春芳除了被人成为“青词宰相”外,也有“太平宰相”之称。
其次,那一届庶吉士由徐阶主持李春芳、张居正、殷士儋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再次,李春芳青词写得好,颇得嘉靖赏识。从翰林院编修,到礼部尚书,其中五次擢升都不是靠其他大臣推举,而是由嘉靖钦点。
最后,李春芳是个老好人,脾气好,性格好,待人温和,论议平正,恭敬谨慎,谁也不得罪。
这么一看,他的确是入阁的最佳人选
。
朱翊钧才不管内阁有什么人员增减,他听到了“徐文长()”这个名字。徐渭,字文长。
胡宗宪被罢免之后,李春芳找到了徐渭,请他做自己的幕僚。
也就是说,徐渭来了京师。
袁炜和李春芳已经走远了,朱翊钧这才收回目光。他看向冯保:“大伴,你听到了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冯保点点头:“听到了。”
“哎呀!”朱翊钧跺了跺脚,懊恼的说道,“早知道,在宫外的时候,我就让爹爹带我去这个李大人家里,见一见这个徐渭。”
冯保提醒他:“殿下,外面热,快进去吧。”
朱翊钧进入正殿,从来不需要太监通传。他想进就进,也没人敢拦他。
嘉靖倒是想起来要数落他两句:“一点规矩也没有。”
朱翊钧眨眨眼,一脸天真无邪,转身往外走:“那我出去,重新进来。”
嘉靖都被他气乐了:“进都进来了,还出去做什么?”
宫殿里放置着解暑的冰鉴,一阵凉意扑面而来,朱翊钧瞬间精神了。
嘉靖得了两篇满意的清词,正欣赏呢。看到他进来,诧异道:“难得,自己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朱翊钧连蹦带跳上了玉阶,靠在嘉靖腿上,仰头望着他,一脸讨好的笑,“皇爷爷,我想你了,我想早点回来陪你呀。”
嘉靖看着他,总感觉不对劲,半转过身,拿后背对着他:“少来这套,朕可不上你的当。”
朱翊钧绕到另一边:“真的真的~”说着他干脆扑到了嘉靖身上,“特别特别想~”
“松开松开!”小屁股上挨了一巴掌,“这是什么天气,你不热,朕还嫌热。”
“噢!”朱翊钧这才松了手,又跑下玉阶,“我想看书。”
他想起一初是一初,原本安静的大殿,他一回来,就热闹起来了。
嘉靖的目光一直跟着他,从眼底泛起的慈爱藏也藏不住:“什么书?”
朱翊钧想了想,给出个令一旁的黄锦都意外的书名:“《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嘉靖一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