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狡辩。
白玉堂在作坊里蹲了半夜,他以为晚上作坊里没人,本来打算拿了钱范就走,没想到这作坊日夜不休,蹲了半夜愣是什么都没碰到,反而蹲到了冲进去抓人的禁军。
白五爷:骂骂咧咧.jpg
通判府里,苏景殊跟着忙活了大半夜,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才有空喝口水缓口气。
包拯等人和禁军一起进的城,进城之后没有去州衙,而是直接到了通判府。
有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在,苏通判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几分,忙活完回来也不消停,到书房把他这几天整理出来的证据都拿出来,连说带比划的说登州的官场有多黑暗。
可能所有的地方官场都那么黑暗,但是他没去过别的地方,这辈子最了解的一个是眉州一个是登州,都他娘的骂八百遍都不够。
包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等他骂完才不紧不慢的拿出几封信,“景哥儿先歇歇,过来看看这些。”
小小苏吨吨吨喝了好几杯温水,润好嗓子打开一瞅,大惊失色赶紧喊冤。
“包大人您听我解释!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下官那么做是有原因的!!!”!
身为李坤手里的一把刀,怎么想都该是凶神恶煞那一挂的人。
见到真人后看上去的确是凶神恶煞,但是这经历实在和凶神恶煞不搭边。
“严家都是用刀的高手,他要是真的有救,五爷还想和他比试比试。”白玉堂抱着手臂,严冬用刀,他也用刀,遇到同道中人不打一架总觉得亏得慌。
啧,怎么也没想到导致他身份暴露的罪魁祸首是武器,看来他锦毛鼠白玉堂的刀法在江湖上的名声不比严三刀差。
严三刀严三刀,不知道严冬的第三刀练的怎么样。
江湖上从来没有人见过严三刀的第三刀,因为所有见过第三刀的人都死了,他觉得他的武功略胜严冬一筹,回头倒是可以讨教一番。
“比试什么的以后再说。”苏景殊带他们俩离远一点,然后问道,“五爷,展护卫,严冬再看不惯李坤的做法如今也还是李坤的手下,他今天是奉命来杀我,现在把什么事情都说出来,李坤那里怎么交代?”
展昭神色微变,“大人的意思是,他将李坤的所作所为说完之后可能会以死谢罪?”
苏景殊慎重的点点头,“你刚才也说了,辽东严家的名声很好,严冬也不想让严家的名声毁在他手上,可他这几年跟在李坤身边的确是助纣为虐,会想不开的可能极大。”
最要命的是,那人好像是个死心眼一根筋。
以他的武功,别说李坤嘴上说不让他离开,就是派百八十个护院跟着他也拦不住他,可他愣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不是一根筋是什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
这话用在李坤和严冬身上合适的不能更合适。
白玉堂打起精神,“大人放心,我去盯着他,绝对不让他有自杀的机会。”
“有劳五爷费心。”苏景殊又叮嘱了几句,然后对展昭说道,“展护卫,计划要提前,待会儿听完严冬的证据你得连夜去找包大人,最好今晚就把程元和李坤都抓捕归案。”
越拖越容易出问题,趁现在程元和李坤都没有反应过来好将他们一网打尽,等过几天他们反应过来再想抓人就抓不这么齐全了。
展昭点头,“包大人已经和禁军指挥打过招呼,随时能调禁军进城拿人。”
三个人在外头说了一会儿,然后回去听沈仲元和严冬的谈话。
小诸葛之前猜的没错,严冬的确是被李坤以恩情要挟才跟在他身边。
当年辽东灾荒百姓苦不堪言,其父严三刀散尽家财,可受灾的百姓太多,严家散尽家财也是杯水车薪,这时李坤找上门说他出钱出粮来赈济辽东百姓,条件就是辽东严家保护他的生命安全三年或者帮他杀掉他指名的十个人。
严家为了辽东百姓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严冬就跟在李坤身边保护他的安全,不惜身败名裂也要履行诺言。
还是那句话,死心眼不知道变通。
和好人打交道信守承诺
没问题,和李坤那种人打交道还讲什么承诺,大不了事后想法子把赈灾的粮银还给他,总好过跟着他去欺压登州的百姓。
唔,赈灾用的钱粮有点多,只靠严家好像还不上。
天杀的辽国朝廷,怎么能比大宋的朝廷还拉胯?
赈灾救民是官府的责任,哪有官府不办事让百姓干的,欺负人家有责任心是吧?
惨还是严家惨。
最惨的就是这一根筋的严冬。
李坤付出那么多代价将人算计到身边,轻易不会使唤严冬去杀人,非要将人留在身边满三年才肯罢休。
要么帮他杀十个人,要么跟他三年,严家人一诺千金言出必行,能让严冬跟在他身边保护他三年比杀十个人有价值多了。
程元那边有他的小心思,李坤的心思比他还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