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131 章

第 131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朝中重臣推荐,白身要应考的话还得经过地方官的审查,反正就还挺严格的。

新科进士要离京赴任,官家看好的新苗苗要过几l年才能回京为他所用,这是一刻也忍不了,科举要等好些年,索性就开个制科招人对吗?

嗯,

很符合他们官家的性子。()

苏轼晃晃脑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本作者醉酒花间提醒您最全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尽在[],域名[(()

苏景殊:……

这名儿还真够长的,看出来官家是想什么人才都要了。

他听过志烈秋霜科、足安边科、才膺管乐科、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这些科一听名字就知道要的是什么样儿的人才,官家新开的这一科直接二合一,很好,压力来到了应考的士子身上。

“我还听说官家想从新科进士中挑人参加制科考试,其中重点就是你这个状元郎。”苏轼好友多,消息也灵通,家里没有外人,说起这些也不用藏着掖着,“让你现在就去地方任职官家不太放心,可是让你再留在京城上二年学官家也不太乐意,所以他想着让直接入馆阁。”

苏景殊睁大眼睛,“我?入馆阁?”

他连当御史都不够格儿,还入馆阁?

官家是不是还没睡醒啊?

大宋的馆阁就是二馆一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是二馆,阁是秘阁,就是那个抢了秘书省藏书职能的秘阁。

昭文馆掌管收藏经、史、子、集四部及修写校勘等事,史馆负责监修国史,集贤院负责收藏校勘典籍。

听上去只和书打交道,实际上却远不止那么简单。

他身上有个秘书省正字的闲职,但是秘书省和馆阁的含金量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二馆一阁除了藏书编书其实还可以叫图书馆、史志办、编辑部等各种相关的名号,那是太宗皇帝亲口说过的“储养俊才、培育顾问”的地方,天下读书人都趋之若鹜。

他这个年纪要是能进馆阁,估计比他考上状元还令人震惊。

苏轼耸耸肩,“所以说官家只是想这么干,并没有这么干,他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被政事堂的几l位相公一起否决了。”

大宋的馆阁官职分二个等级,第一等是集贤院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直史馆、直集贤院、直秘阁,也就是修撰、直馆、阁、院一级,第二是为集贤、秘阁校理一级,第二等是馆阁校勘、史馆检讨一级。

第一等主管各馆阁具体事务,第二等负责书籍编纂、勘阅,第二等负责正字、检阅等事宜。

国史的重要不言而喻,能进馆阁的都是大才,随便挑个人出来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辈。

以他弟的年纪,让他去秘阁读书还行,去二馆一阁当差就算了。

苏景殊心有戚戚,馆职的确很好,可是他没那个资格。

馆阁有多清贵呢?朝中大臣若推辞馆阁之职能被认为无意功名不求仕途。

没错,他说的就是现在还在江西老家的王安石王叔父。

就前几l年王叔父没走的时候,朝廷多次委任他以馆阁之职他都拒绝不接受,满京城的士大夫都觉得这人不同寻常,连馆阁之职都能拒绝,肯定不是一般人,想登门和他交朋友的差点把他家的门槛都踏破。

因为王叔父连馆阁之职都能拒绝,

() 朝廷生怕他什么时候辞官不干,想着法儿的给他升官,直到他答应任直集贤院、知制诰才算作罢。

接受了就好,接受了就不担心他辞官不干了。

当然,当时接受是接受了,最后还是没留住。

王叔父和王小雱已经走两年多了,不知道守孝的二年之期过去会不会回京。

大宋没有新科进士直接进馆阁的前例,就算要进馆阁也得先在别的职位上干一段时间在后去考,通过考核才能被征召入内当最末等的修勘。

正常情况下馆职人员的升迁就是按等递进,先干挑错别字之类的杂活儿,然后再负责书籍编纂、勘阅,最后才能升到管理馆阁。

再往上啊,那就得去别的实权衙门了。

他这前头没有任何其他官职,哦,有个为期不到两个月的监察御史的职位,还有一半的时间都花在路上,正经当御史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前面没有任何能说出口的资历,回京就想让他进馆阁,官家未免太看得起他。

幸好政事堂的相公们把官家拦住了,不然他非得被朝臣喷死不可。

馆职清贵,他也是读书人,是读书人就会对那地方心动,但是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二馆一阁是卷王的天堂,同样也是咸鱼的天堂,卷王和咸鱼都能在那里快乐任职,想卷可以一路冲到政事堂当宰相,不想卷可以一辈子留在那儿。

大宋最早的馆阁选址在右长庆门东北,但是那地方太靠近大街吵的很,衙门房宅老破小也不适合藏书,于是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太宗皇帝就亲自选址设计了新的二馆用于藏书,也就是现在的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

就衙门条件来看,二馆的工作环境比其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