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3 / 5)

循循 伊人睽睽 3498 字 10个月前

耽误了现在的事 , 明日我抽不出空 , 我不出面 , 我爹又不肯把药给你 , 你愁看我再吃苦 ?“

玲珑咬牙 :“ 响们的人已经去苗疆 , 找当初下居的那个少年郎了 …... 娘子再忍一忍便好了 。 我 、 我 …... 我愿意配合娘子 。“

于是 , 姜循便让人取昨日流民吃剩的一些饭食 , 她来尝一尝 。

今日的救济粮再次运来了 。

贺明今日未来 , 却如往日般搭了一个凉棚 。 棚外堆满了一车车粮食 , 棚中请来许多村民男女 , 来做大锅饭 , 为每个排队而来的流民百上一碗热粥 。

流民中讨论着这粥 :“ 听说我们的饭 , 都是未来太子妃给的 , 是太子殿下给的 。

太子妃真是好人 …... 这粥和我以前吃的粥 , 味道都不一样 。 就吃着更香 。“

“ 原来你也觉得这好吃啊 ? 哎我昨晚回去就做了好梦 , 还梦到我家囡囡了 …... 还是旁边人提醒我 , 囡囡去年冬天就没了 。“

“ 你真是的 , 想那些干什么 ? 咱们说粥呢 。 我就说这粥真好 , 我天天都眼馋这口

W

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 , 棚下供粥也人人笑颜 , 然而一派祥和间 , 忽闻冷漠森寒的女声来自棚外 : “ 把所有的粮搬走 , 今日这里不供粥了 。“

棚下所有人错愕回头 , 将一袋袋粮食搬下牛车的官吏们困惑回头 , 认出开口者是谁的村民窃窃私语 。

在他们不解的凝视下 , 姜循从外一步步走来 。

她穿着和这些流民差不多被袍的衣裳 , 但无论是官吏还是平民 , 都不可能将她认作流民 。 她身后跟着一个装扮类似的侍女 , 那侍女紧张地在自家娘子耳边耳提面命 , 生怕娘子出了什么错 。

玲珑心提到嗓子眼 : “ 娘子 , 你如今不在南康王府 , 如今是未来太子妃 。 你在按照太子的命令赈灾 …... 这些粮食有问题 …...“

姜循心想 : 什么乱七八糟的 。

她如今状态十分玄妙 。

她吃的粮粥很少 , 因她也怕问题太大 。 那碗粥下肚前 , 她尚是此时的姜循 。 那碗粥下肚后 , 一刻之间 , 她恍恍惚惚以为自己身在南康王府 , 拙头看到陌生的侍女 ,

便误以为自己和江鹭已婚 , 这是江鸯派给自己的侍女 。

但她因为服用粮粥份量极少 , 隐约又觉得不对劲 。

她对陌生环境生出警惕心 , 抬目不动声色地寻找江鹭在哪里 。 而玲珑早已得到姜循提醒 , 看到她此时模样 , 便猜到娘子中了招 。

玲珑当即将情况告之 。

姜循不轻易信旁人的话 , 可她信自己的直觉 。 她脑海中像是两个姜循在打架 :

一个是十五岁的姜循 , 一个是即将十九岁的姜循 。

一个要嫁入南康王府 , 一个要嫁入东宫 。

两个姜循的记忆混在一起 , 分明是同一个人 , 然而那种混乱与先后程度 , 让姜循不适且惶恐 。 她站立在这片陌生又熟悉的环境中 , 她被玲珑和卫士们席冀的目光望彗一

已到晋午时分 , 他们全都当她是主心骨 。 她不能倒下 。

无论她的记忆和神智如何受到影响 , 姜循就是姜循 。

于是 , 在午日施粥时 , 姜循朝那施粥棚走去 , 喝住他们的行为 , 禁止他们今日施粥 。

那站在粮车上的官吏们不安下车 , 搓着手过来讨教 :“ 姜娘子 , 这是为什么 ? 粮食都运来了 , 不让人吃是会出事的 。“

姜循 :“ 今日不发粮 。“

官吏们 :“ 为什么 ?

流民喧闸 : “ 为什么 ? ! 我们要吃饭 ! 这不是你发给我们的粮食吗 ?“

姜循抬起下巴 。 她此时无法轻易下决策 , 她自己都尚且记忆一团乱 , 哪可能跟

陌生人商讨这些隐秘事务 : “ 我发的 , 我要收回来 。“

施粥棚下一片静谧 , 沸水声汨汨 。

流民们忽地反应过来 , 全都扑过去抢那些已经熬好的粥 。

姜循立刻下令 :“ 拦住他们 。 他们但凡多吃一口 , 今天所有人给我去牢里待着 ! ,

官吏们和卫士们慢半拍地扑向流民 , 官吏们不解姜娘子的朝令夕改 , 但那是大人物的事 , 他们只不能让这些流民的抢粥行为连累到自己 。

所有人跑去约束那些抢粥流民 , 而有些大胆的流民 , 从人堆中跑出来 , 如饿狼扑食般 , 想去抢那些还安好地堆在车上的粮食 。 那一袋袋粮食在日头下发着白光 , 在他们眼中 , 不容于珍宝珠翠 。

大部分官吏都去棚下了 , 站在外面的 , 只有那个弱质纤纤的姜娘子 。

流民们无视那弱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