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4 / 6)

循循 伊人睽睽 3951 字 10个月前

众人若有所思 。

果然 , 他们见赵铭和淡声 :“ 还不到时候 。 让贺明再猖狂两日 , 让那些流民再多死一死人 …... 你们暗自查访 , 记下死了多少人 , 人死多了 , 让御史台一举弹勋 , 直指太子 。 到时我再去官家病榻前哭诉 , 我们这位太子 , 过于年轻 , 总要吃些教训 。“

赵铭和幽声 :“ 谁又不会弹劲呢 ?“

众臣便知赵铭和没有忘记杜一平那厮的疯癫 。

众臣点头 。

众臣却也有几分迟疑 :“ 我等总与殿下对着干 , 日后殿下登基 …...“

赵铭和 :“ 食君之禄 , 忠君之事 。 他今日既只是一个储君 , 你我荣誉名望系在官家身上 , 又不是他身上 。 走到今日 , 你们还在犹豫 , 不知该孝敬谁吗 ?“

众臣心惊 , 又暗有苦涩无奈 。 他们自然跟随赵铭和 , 没有旁的路走 。 只是官家这几年不上朝 , 病得厉害 , 总让他们心中没谱 。 不过既走上此路 , 也无他法 。

朝堂不能成为太子的一言堂 , 否则 , 便轮到他们卷铺盖回家了 。

众人和赵铭和商量着这些 , 最后说起该派谁去行这监督之事 。 众臣推拒 , 既想从中获益 , 又不愿将太子得罪太深 。

赵铭和打断他们 :“ 拿我的帖子 , 去杜家拜访 , 让杜家出人 。“

赵宰相鬓发灰白 , 微微冷笑 :“ 告诉杜家 , 既然能请来江湖人土行那刺杀之举 ,

想必那江湖人士听从杜家调遣 。 我等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 不方便出面 , 请杜家派人协助 , 帮我们监视贺家 。“

那场弹劲丑闻闸得满堂风云 , 时隔这么久 , 赵铭和当然已经查出来 , 那日杜一平遥刺 , 不是朝臣们狗贼跳墙 , 而是杜家贼喊捉贼 。 杜公已经致仕 , 却搅合此局 。 既已被赵铭和查到 , 赵铭和便不会放过杜家一一

赵铭和轻声 :“ 告诉杜家 , 此次若是做得好 , 我既往不咎 。 否则 , 杜家人 , 别想在东京有寸土之地 。“

天边有鱼肚白色 , 凉风悠徐 , 整座东京都在沉睡之中 , 四野一片空旷阅寂 。

江鹭用鹤坂裹着姜循 , 带着她飞檐走壁 。

晨风拂面 , 万象宁静 , 被他抱在怀中的小娘子首次见到沉睡中的东京 , 发出惊史声 :“ 哇 。“

最后 , 他按照她的指使 , 带她溜出了内城 。 天色半明未明 , 二人最后站在外城一角楼屋檐上 , 眺望着一片黑暗 。

脚踩到瓦片 , 江鹭松开姜循 。 姜循纤纤若飞 , 站在鱼鳞乌瓦上 , 风动衣扬 , 半挽的发髻欲坠不坠 , 细黑发丝贴着她颊面轻扬 。

姜循凝望着远方 。

江警站在她旁边 :“ 原来你要看这个 。“

他们此时所站的高处 , 可以俯看良田数十亩 。 那良田不属于农民 , 村户不过刚刚吃饱饭 , 却搭建了一张张棚子 , 将逃来东京的流民安置在棚下 。

那处幽黑 , 诡静 , 藏着善与恶交错的阴谋 、 未死的良知 。

而姜循站在角楼瓦檐上 , 正好将那片晦暗看得分明 。

半陕后 , 江鹭说 :“ 有人一直在跟踪我们 。“

姜循侧过头 , 疑惑看向他 : 跟踪他们 , 江鹭却不出手 ? 难道因为她是累赘 ?

江鹰淡声 :“ 跟踪我们的人 , 是一个武功高手 , 身上没有梆气 。 那人跟踪了我很久 …... 从我进你府邸 , 那目光便跟随而来 。 我带你出来 , 那人又跟了上来 。 然而中途 , 那人便离开了 “

姜循若有所思 。

她想到了一个可能 , 心头一跳 , 拙眸 , 见江鹭正垂眼望她 , 目有忧虑 。 可见 ,

他们想到了同一种可能 。

江警低声 :“ 那人欲杀你 , 怎么办 7“

姜循轻笑 : “ 不会 。 我心中已然有数 , 多谢你告知 ,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她一向聪明 , 她既说有了主意 , 江鸯便不再操心此事 , 全然信赖她 。 姜循心中微甜 , 含着一丝笑 , 与他并肩 , 共看那片流民所居之处的昏暗 。

姜循轻声 :“ 阿鸯 , 我们一起看日出 。“

他轻轻应了 。

他朝后退半只肩 , 从稍后的方位 , 观察姜循 。 天蒙蒙亮 , 已有微光落到她颊上 、 发上 。 她看得那样专注入神 , 拢着衣裙 , 忘记了高处不胜蹄 。 然而无妨 。 他带给她的肇衣 , 足以保暖 。

江鹰盯她许久 , 冷不丁开口 : “ 当太子妃是为了帮姜芜讨回公道 , 插手朝政是为了协助叶白复仇 。 那么姜循 , 你想要什么 ?“

姜循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