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远超汉唐
第二年。
国家的一切都只在稳步地推进着。
铁路,除了邢州、磁州,今年又增加了怀州、孟州。
所谓的怀州、孟州,其实就是后世的焦作一带。
且怀州这边石子很多,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正好拿来铺路。
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这一年,原来的辽国跟西夏的百姓,也逐步地过了安稳的日子。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个别的百姓,不远万里,到宋朝内部打工的现象。
农业方面。
河西走廊,以及东京辽阳府原本相对城池比较远的,不便于百姓开荒种地的地方。
如今,也被赵昕给大大地扩大了开垦的面积,以及建立起了粮仓。
随着这些年,一边开垦,一边养地。
这一年,这些地方也是纷纷迎来了丰收。
而且……
这些地方已经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
此时京师的粮食,通过合理的调配,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同时……
铁路虽说还没有完全建好。
但此时也已经可以使用。
这大大地提升了物流的速度。
至于说纸钞。
也于这一年,开始正式发行。
京师,还有整个河北地区先行。
其他的地方,也陆续被影响。
虽说不少人还是对这轻飘飘的一张纸,不是很信任。
感觉像是官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太不靠谱了。
但是……
连那些大商人都认这个,愿意把他们的货出售给你们,那又有什么好再顾虑的呢。
至少……
这短时间,一两年之内,这钱还是应该保值的吧。
当然!
还是有一些人,更愿意用铜钱。
这习惯,只能是慢慢地一点点转变了。
化工行业。
玻璃窗在这一年,也很受追捧。
但凡是有点闲钱的,都愿意给自己来一套。
另外……
像是肥皂,也有被赵昕让自己岳父给少量地出售。
其实大宋百姓日常,倒是不太需要肥皂。
而且大宋百姓都有自己的土方法。
这些土方法材料什么的,都垂手可得,又何须再白白地花冤枉钱去买呢。
所以……
这少量出售的肥皂,也就是为了方便一些懒人吧。
至于说贵族,其实人家的肥皂更加地讲究,放入的香料,那都不便宜,更加没必要去买你的化工肥皂。
不过如果是一个要远行的人,如果能带这样一块肥皂,那其实还是不错的。
毕竟……
在野外的话,一些材料你也不太好去获得,但是,如果你能带一小块的肥皂在路,那你就随时都可以找一条小溪洗澡,而且还能洗得十分地清爽干净。
这苏辙听说了这东西后,立马便给自己兄长买了一块给寄去。
兄长到底是怎么得罪的官家。
难道是兄长他名声太盛,被官家听说了,于是不喜,这才把兄长给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
最近他兄长写信回来说,说自己都快成苏武了。
赵昕今年初,也让苏轼,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直接挑选一些草原的普通牧民。
让他们充当监察御史,分散到各部去,去时刻反馈牧民生活的各种情况。
另外……
赵昕觉得,不读书还是不行。
所以……
听闻了程颢、程颐俩哥们后,赵昕觉得,让考科举没考的程颐,到草原去陪苏轼。
程颐主要是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
比如说识字。
不过也不是说谁都教。
而是挑选一些军中的士兵,教他们文字,扫盲,别到时候……赵昕要是发布了什么诏令,草原都没人能够看得懂。
以后……
可以在草原树立一些牌子,面直接贴朝廷的诏令,或者是其他的信息。
一旦把地方给固定了下来,以后,就不需要苏轼跟着那些游牧的牧民到处走了。
程颐当然不太愿意去。
毕竟大草原,哪有待在家里,在花园里,跟别人讲课教书舒服。
赵昕也是道:“孔子都说了,有教无类,你是嫌草原不好,不愿意吃苦?”
程颐不敢回答。
赵昕也是道:“那你传教的事业,看来也目的不单纯,大概只是想要别人尊敬你,捧着伱而已,而完完全全只是想要教育世人。罢了!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程颐这才不得不同意。
因为如果他不同意,那以后他也别想当官了。
甚至……
今日他跟官家的对话要是被传了出去,他的名声都要变臭。
程颐:“草民愿往。”
赵昕便道:“那你先去找苏轼,苏轼他在草原的生活经验丰富。然后再去种谊,让种谊给你挑选一些人,你去教。主要能识字就好,至于说大道理什么的,你能教就教。别人不愿意听,你也不要强迫人家。你若能教会他们读书写字,就已经算是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