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求你们救救她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即便张家愿意继续这桩婚事,余家也是万万不会答应了。
张老三的态度暂且按下不表,仅张二丫那番话一出口,余家若再纠缠,张家人很可能将此事公之于众,到时候余家的脸面将彻底扫地,无处安放。
余敏心中怨气更胜,嘴上也不肯服软:“你们张家是怎么教育姑娘的,这种伤风败俗的话也能随口乱讲?”
“你们做得出,她为何不能说出?”李桂芬恨得牙根发痒,眼中几乎能喷出火来。
若不是碍于距离,她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亲手给余敏一点颜色看看。
余敏面对这针锋相对,一时语塞,羞愤交加之下,干脆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双手叉腰,对着张家人大声喊道:“你家这姑娘啥都不会做,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还一心想着回娘家。我们王家哪有这个福分娶这样一位大小姐当儿媳,快把那十五两银子退给我们,我们这就走人,至于张二丫,你们自己养着吧,这个赔本买卖我们不干!”
听到这话,张老三的面色终于稍稍缓和,他急忙转头望向老母亲,眼中满是恳求:“娘,您快把银子拿出来吧,家里的积蓄不管多少,全都先用上,算我借的,以后我一定还清。”
“你糊涂啊,家里哪还有多余的钱,都被你二哥他们挥霍光了。”张老太太挥手打断了小儿子的话。
就在这时,李桂芬的娘家人得知消息后,急匆匆地携带银两赶来。
看到女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摸出五两银子:“三儿,先拿着这些应急,我们再想想办法,总能筹够钱,把二丫赎回来的。”
望着老丈人那双布满岁月痕迹,满是老茧的手递过来的银子和散落的铜板,张老三颤抖着手接过,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他记得,之前在丈母娘家小住时,丈人曾不经意间提起,家中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银子,原是为了准备今年即将到来的重赋之年……
这一切的牺牲,只为能让日子过得稍微轻松一些。
张老三的记忆里,小舅子的身影总是与那段艰难岁月紧密相连。
那一年,麦穗低垂,田间稀疏,张家村的人们在贫困与饥饿的边缘挣扎,日子如履薄冰。
丈人是个硬朗的老汉,面对困境时从不轻言放弃,他的脊梁虽已微弯,但心中的责任感却挺得笔直。
当得知家中需有人顶替劳役时,他毫不犹豫地准备扛起这份重担,可未曾想,家中最小的儿子,竟在一夜之间,默默地背起了行囊,代替父亲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
谁曾想,这一别,便是永诀,传来的唯一消息,是那身经风霜的破衣。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两年光景。
在这期间,张家村终于迎来了几丝喘息的机会,大地回暖,丰收的希望重新点燃了村民们的眼睛。
丈人家紧巴巴的日子也逐渐有了起色,他们像守财奴一般珍惜每一分银两。
在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之后,他们更加珍视身边的一切,不愿再让悲剧重演,哪怕只是一丁点的苦楚,也不愿让它触及到剩下的孩子们和孙子们的笑容。
可命运弄人,当赎回被生活所迫卖掉的女儿成为丈人的当务之急时,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将那些来之不易的积蓄尽数掏出。
而更为锥心的是,女儿的卖身钱大部分被她的亲娘握在手中,此刻却吝啬到连一丝援手都不愿伸出,这冷酷的现实,彻底浇灭了张老三心中残存的最后一抹温暖。
面对如此境遇,张老太太的话犹如盐撒在伤口上,她那带着几分市侩的笑声,不仅没有丝毫安慰之意,反而加剧了张老三内心的苦楚。
“咱家的拮据你是知道的,你丈人家这些年的收成还算不错,你媳妇也没少补贴他们,那一两银子的事儿,他们不会介意再添一把火吧?”
她的话里话外,满是对自家利益的算计。
胡翠梅站在一旁,她的言语中既有无奈也有责备:“三弟,你也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爹娘那点积蓄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你真能狠下心去动他们的养老本?”
正当气氛降至冰点之时,张老大的声音加入了这场争论的漩涡。
“老三,你得讲良心啊,要不是爹娘含辛茹苦把咱们拉扯大,哪有你的今天?一个女儿的牺牲,比起养育我们的父母,又能重多少?”
张老三的眼眶早已泛红,泪水在眼角徘徊,他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嘶哑着嗓子向父母和兄长恳求。
“那是我的骨肉,我的女儿啊!你们怎能如此轻描淡写?你们不心疼,可我心疼!爹娘,儿子给你们跪下了,求求你们,就当是为了二丫那奄奄一息的生命,能不能拿出一点钱来救救她?儿子发誓,往后定会千倍万倍报答你们的恩情!”
他的声音颤抖,回荡在小小的屋檐下,久久无法散去。
李桂芬眼见此景,脸颊上挂着未干的泪痕,急忙拉住一旁茫然失措的儿女,三人齐齐跪倒在二老面前。
张老太太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望着跪在眼前的子孙。
那些私藏的银钱,在这刻显得尤为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