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可立
当日,开原各营将收缴白银、布匹堆积到北门瓮城。
开原军借口镇压城中闻香余孽,封锁了北门,严禁山东兵进出。
随军赶来的民政官员、镇抚兵、中军卫兵,一共三百人加班加点清点物资。
他们从八日正午一直忙到九日凌晨,才将堆积如山的金银布帛缴获清点完毕。
除了骑兵缴获,共有白银九十五万三千六百两,金器首饰一万三千件,布匹七万三千六百匹·····
缴获粮草超过一万石,约有五千石在闻香教撤走时被暴徒焚毁。
由于闻香教乱民主要为步兵,骑兵稀少,铠甲也不多,所以这次军械缴获极少,只有八百多匹战马和一些破损的铠甲兵器。
此战缴获如此丰厚,大大出乎刘招孙预料。
没想到山东各府县竟然如此有钱。
其实平辽侯对晚明时期的山东知之甚少。
他对明末山东的了解,主要来自那本典藏版《金瓶梅》。
补充一句,那是康监军送给平辽侯的新年礼物。
其实刘招孙唯一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临清商业的描写。
正是这样商业发达的城市,才会滋生西门大官人……
实际上,位于运河重要节点的济宁和临清两城,在晚明时期,可谓富甲天下,比之秦淮江南也毫不逊色。
这两座运河城市,刘招孙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占据济宁临清,不仅能攫取巨额财富,还能控遏运河南北。
说的直白一点,如果刘招孙能卡住运河脖子,整个北直隶都得看他脸色。
1644年,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后,之所以要不顾一切急于南下,并非因为南明对满清有什么威胁,很重要一个的原因便是要尽快控制运河。
运河一旦落入敌手,要不了多久,驻守京津的八旗军就要被活活饿死。
后来的鸦片战争,英国舰队兵临南京后满清便立即投降,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就眼下来说,开原军还是要先设法占据文登,一步步往前走。
山东位置太过重要,刘招孙若是突然发力,只会被周围势力群殴。
而且,现在也不是和朝廷撕破脸的时候。
刘招孙还有一层顾虑。
登州巡抚袁可立是个干才,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平辽侯能否在山东立足。
须先摸清此人底细,搞清楚袁可立是否愿意和自己合作。
无论从哪个角度,刘招孙都不想对这位充满悲情的抗金英雄下手。
~~~
文登县县衙,三堂东花厅院。
原本作为县令眷属宅院的后院,现在成了开原文官们的休憩所在。
朝向后花园的一间厢房内。
平辽侯挥手让孙传庭、乔一琦坐下,从卫兵手中接过热菜,分别给两人递过去,两人连忙躬身接了。
乔一琦喝了口茶,大声道:
“大人,西城贝勒他们回来了,缴获了几万两银子,下官这就让谢阳他们去登记····”
刘招孙连忙挥手打断:
“乔大人有所不知,当初本官招纳这些女真蒙古外番,制定军律与战兵略有不同,所以银子不必全部收缴,留给布尔杭古一些,如此才能招纳外番人心。”
乔一琦继续喝茶,眼前这平辽侯和康应乾越来越像,城府变得越发深沉。
他正要开口,却听平辽侯接着道:
“康巡按和袁都察他们要监督清点缴获,今晚袁巡抚来文登,便由你们俩人陪本官接待。”
刘招孙说到这里,抬头望向孙传庭,孙传庭连忙放下茶杯。
“袁巡抚非同常人,本官在辽东时便十分钦佩,一直想结交此人。”
乔一琦正色道:
“当年倭寇出没东南,吴中施行海禁,仇家以诬告本官招兵买马,企图聚众谋反·····”
二十五年前,袁可立(字礼卿)救过乔一琦性命。
万历二十三年,乔大嘴鲜衣怒马轻薄少年。
恰值壬辰倭乱爆发,东南海上倭警不断。
云间大族乔一琦与无锡望族江西布政使秦梁之子秦灯,太仓王弇州次子王士骕同为好友。
可以理解为狐朋狗友。
三人招募乡兵御倭保家。
鲜衣怒马,招摇都市,很快被人举报聚众谋反。
此事惊动了万历皇帝,遂下旨彻查。
吏科给事中耿随龙上奏:
“丹阳县民赵州平等恶少酒狂,初非倡乱不得误入。”
不过他的奏疏很快被压了下来。
浙江巡抚朱弘谟担心乌纱不保,直接判了秦灯斩、王士骕入监、乔一琦充军。
时任苏州府推官的袁可立觉得此案却有冤情,不顾巡抚阻扰,力主重审。
经过他多方查证,发现所谓谋反,不过是王士骕一家丁喜欢说书,在酒楼上说讲赵官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评书。
当时乔大嘴喝的酩酊大醉,模仿评书里的赵匡胤,口称“朕”。
不得不说,时光荏苒二十五年,乔一琦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因此他们被仇家告发造反。